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47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2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藏传佛教与汉地佛教初传时期的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藏文材料和汉文材料为依据,对佛教在藏区与汉地初传时期的传播方式与途径进行比较研究可知,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后,将佛教引进了吐蕃,并欲将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但当时吐蕃人信奉本土固有的宗教—苯教,于佛教异常隔膜。在此情势下,松赞干布将计就计,以苯教的思想和仪轨作为传播佛教的理论铺垫和思想基础,吐蕃人通过苯教这个管道和途径,才逐渐接受了佛教思想。汉地佛教初传时期,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当佛教初来咋到时,汉人将佛教看作神仙方术的一种,后来又将佛法和道教的法术相提并论,将佛教哲学和庄子哲学一样看待。这些事实都说明,佛教在两地初传时期,基本上是接着两地的传统思想、宗教、文化讲的,而不是照着印度佛教思想的原本模样讲的。这是印度佛教在汉、藏两地传播的一个共性,或曰规律。  相似文献   
72.
《格萨尔王传》(以下简称《格》)是一部在藏民族中产生,在藏蒙民族中广为流传的英雄史诗。这部史诗现在流行在世界各地的分部本约有六十多部,百余万诗行,一千多万字。它是以口头说唱和手抄本并行的方式流传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内蒙等地广大藏蒙民族间极其珍贵的一部具有人民性和艺术性的英雄史诗。它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以说唱体史诗的形式,塑造了以格萨尔为首的许多藏族英雄的群象。  相似文献   
73.
对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来讲,它的认同是多维度的,但认同同时也具有一维性.民族认同的多维性和一维性,从哲学上讲就是黑格尔讲的“具体的共相”,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道理.  相似文献   
74.
文章在对僧肇和宗喀巴大师的中观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二者的差异,揭示了汉藏二地佛教思想的特质,从而对当代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5.
排放权交易政策旨在通过污染物排放权的分配和交易来建立排污控制的市场体系。它的理论基础源于科斯从明晰产权的角度,为外部性问题内部化而提出的全新解决方法。排放权交易政策与传统的排污税政策相比,在环境容量管理、促进价格发现和不确定性条件下有更好的效果。以《京都议定书》为代表的排放权交易实践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我国亦在为融入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作积极的准备。  相似文献   
76.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工作中的重点,西藏草业科学学科建设起步较晚,但在西藏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西藏目前草业科学学科存在实验仪器缺乏、师资力量薄弱和基础设施不足等原因,草业科学在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作用受到制约。结合西藏草业科学学科在西藏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强化草业科学学科中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验基地建设和学术建设,逐步完善学科办学体系,突出地方特色,完成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77.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四川保路运动被誉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而彪炳史册。这一伟大的革命运动中,四川人民站在运动的前列英勇搏斗,其中也包括康藏地区藏族人民的积极响应。 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随着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无孔不入地渗透,西方殖民主义者纷纷派人进入康藏地区,以传教、办学、游历、考察、经商等各种名义,在藏区进行经济、文  相似文献   
78.
|编辑同志: 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藏区寺院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大兴土木、新建和扩建寺院之势弥漫藏区的一些地方,随之而来的是喇嘛人数急剧增多,各种布施、摊派纷至沓来.这样势必造成群众和政府的负担. 落实宗教政策,是为了满足信教群众正常宗教活动的需要,适当地新建和扩建一些重要的寺院是必要的,但无限制地蜂拥而上,就会产生不利因素.因此  相似文献   
79.
传入中国的佛教主要分汉地佛教秘藏传佛教两大支。在汉地,东汉时期佛教就已传入,到隋唐以后形成各宗派。在西藏,公元7世纪佛教开始传入,到公元11世纪形成各宗派。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颉颃、相互吸收和相互融合,形成了与印度传统佛教迥然不同的新学说、新体系,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推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本文就佛教在西藏和汉地的传播作一比较,尚祈学术界指教。  相似文献   
80.
学者要掌握知识宝库,大海要成为水的宝库,世人是不是有学问,与尘土混合的铁粉,必须汇集珍贵的格言,必须汇集所有的江河。在于能否明辨是非;只有磁石才能分开。萨迦格言选录——观察学者品(一)@萨班·贡噶坚赞 @次旦多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