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8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53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1360篇
人才学   99篇
人口学   68篇
丛书文集   1233篇
理论方法论   470篇
综合类   2891篇
社会学   435篇
统计学   8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182篇
  1987年   159篇
  1986年   138篇
  1985年   103篇
  1984年   118篇
  1983年   162篇
  1982年   134篇
  1981年   136篇
  1980年   150篇
  1979年   77篇
  1978年   23篇
  1959年   23篇
  1958年   18篇
  1957年   16篇
  1956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他们曾是那个时代的巨人:一群有着英雄传奇般色彩的人物,他们凭借着个人能力与魄力将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了现代化的国家,并带领着本国人民走向繁荣,抵御了来自国内外的侵略与威胁。他们曾经是那样的强大,就仿佛是一座座不朽的丰碑。然而,结局终将逼近他们——东南亚国家的伟大领袖们。  相似文献   
12.
13.
按照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和法律的生命有机体理论,法学研究者应从经验事实和注重多种本土法学资源的实际效能出发,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藏族习惯法的关系问题,作为国家法与少数民族本土法学资源协调发展的个案进行分析、解释和预测,并运用科学的实证方法,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藏族习惯法关系研究的实际意义和可行性,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要挽救美国的教育,就必须使国立学校不再依赖于地方。  相似文献   
15.
全球猎头     
当一群高中毕业生于2009年秋抵达牛津大学的时候,他们会看到一张新面孔,那就是将成为牛津副校长的55岁的耶鲁教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Andrew Hamilton),这个位置相当于美国的大学校长,负责这个高等学府的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16.
装我入篮     
一天,杰西、杰米和乔一起去树林里采集圣诞节装饰房间用的绿色树枝。杰西戴着小帽子,身穿白色皮大衣和红色套裤。她是一个快乐的小女孩,但那天早晨,她很难过,因为妈妈说:"所有孩子都会得到圣诞礼物,做妈妈的就没有,今年咱们家太穷。"杰西把妈妈的话告诉哥哥杰米和乔。他们展开讨论。杰米说:"这么慈爱的妈妈,竟然没有圣诞礼物,太糟糕了。"  相似文献   
17.
案例学习:小老头和老顽童有人说很多东方人和北美人最大的区别是:东方人相信命运,认为自己并不能左右命运;而北美人则相信自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视野中的藏族传统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藏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浓郁的民族宗教特色。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曾充满活力,显示出兼容并蓄的文化融合能力。但在15世纪以后,随着宗教向社会生活领域的全面渗透,藏族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衰落。本文对藏族文化进行了反思,分析了这种文化的优缺点,认为应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和发展,积极寻求与现代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因特网和相关数字技术会如何影响创新的地理分布 ?本文认为 ,创新具有与其他形式的经济活动完全不同的特点。它在本质上是涉及知识创新性分布的非常规性的社会过程。文章从个人、社会和地理的角度审视了创新活动 ,认为 ,因特网在为获取知识提供便利的同时 ,并不会打乱与资源分布、面对面交流和发生偶然性相联系的地理优势 ?  相似文献   
20.
领导权理论与后现代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著名教授E·拉克劳以其拓展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而闻名,并成为西方“后马克思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在其代表作《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Hegemony”一词,曾有“文化霸权”等译法;但本文译者认为,在拉克劳的著作中,他主要是在“国家、革命、阶级和革命的领导者”等意义上来谈论这一范畴的,所以在这里把“hegemony”译为“领导权”)一书中,拉克劳把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权理论与后结构主义等当代“时髦”理论相结合的尝试引人注目,但也备受争议。为此,他在另一本著作《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一书中,系统地回答了《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一书中的有关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其领导权理论与社会主义革命在当今社会现实中所面临的理论困境,包括革命的主体、阶级的构成、阶级斗争、对立和认同等等。此外,领导权理论还涉及其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内在逻辑联系,如胡塞尔的现象学、维特根斯坦的后分析哲学、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以及其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等。针对这些理论和现实问题,拉克劳一一进行了认真的回答和阐述。英国《新左派评论》编委会的部分成员罗宾(Robin Blackburn)、彼德(Peter Dews)和安娜(Anna-Marie Smith)于1988年5月策划专访拉克劳。以下访谈是从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一书中选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