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研究以福建省某高校为例,通过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考察了高校知识女性职业发展现状。研究发现,高校知识女性职业发展在个人、院校、社会和文化观念四个层面上存在着阻碍。对策建议有:营造尊重女性、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制定具有性别敏感度的职位晋升计划,为知识女性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小环境;知识女性要提高自身职业发展意识,完成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换,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相似文献   
42.
郑向敏 《创新》2010,4(2):23-28
旅游目的地有众多类型,目的地旅游安全关系旅游活动的正常开展,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巨大。分析旅游目的地旅游安全的发生规律、安全事故类型与表现形态,并对都市旅游目的地、滨海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等典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43.
认为旅游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基础和内容。分析了闽台旅游安全管理合作的背景与意义,比较了闽台旅游安全管理合作的环境。结合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和旅游安全管理体系,提出构建"闽台旅游行业协会联盟"等6个安全管理合作平台与建立"闽台旅游安全制度交流"等8个机制。  相似文献   
44.
作为旅游产业的全新发展模式,近年来,旅游产业融合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拓展,其中,旅游产业与会展产业的融合是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对旅游产业、会展产业的构成、旅游与会展产业价值链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从3个方面论证了旅游与会展产业融合的可行性:旅游产业和会展产业共用大量的公共资源和产业资源,产业链彼此交织,旅游产业为会展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会展产业的资源和影响力则是旅游产业深度发展的助推器。基于此,建构包括发展路径和发展对策在内的旅游与会展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在发展路径上,包括支撑层面的资本融合、技术融合与人才融合,基础层面的资源融合、功能融合与市场融合,以及最高层次的品牌融合与文化融合;最后,与产业融合路径相对应,提出旅游产业与会展产业融合的4项重要对策,包括培养专业人才、改进政府管理、发展骨干企业与整合产业价值链,以期对学术研究和产业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引入旅游能级概念,修正万有引力模型,选取中国、菲律宾、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2010—2019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测度中国—东盟各国间的旅游合作联系,刻画其合作网络,并利用中心度、网络结构洞等指标与技术系统分析网络结构特征,利用鲁棒性、传输性、聚集性、层级性、匹配性以及障碍因子诊断、网络中断模拟等指标与技术系统综合评估网络结构韧性,结果显示: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联系网络呈现多向化、密集化、纵深化发展趋势,中国逐渐承担起网络中的核心角色,扮演“媒介”作用,而且中断模拟显示2013年后网络结构韧性始终受中国失效影响最大,中国对于网络结构韧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联系网络整体结构较为不稳定,网络鲁棒性较弱,抵抗外界干扰与风险侵袭能力较差。为加强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联系网络建设,应坚持全面协调发展,提升合作密度;注重角色分工,强化示范效应;强化分类提升,增强结构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