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主要论述唐代丽江磨些蛮的分布及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 ,唐代纳西族地区虽然成为唐、南诏、吐蕃三强的逐鹿中心 ,但磨些在夹缝中求生存 ,在经济文化方面获得了较大发展 ,为以后元明清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彝族支系他留人的历史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留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滇西北永胜县六德乡境内。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收集他留人的谱牒、族谱和碑刻档案,并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史料,阐述了他留人这一特殊族群的历史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不仅是承载地方历史、涵养民族文化、存储交往记忆的共有精神家园,更是展示多元文化与文明的窗口。地方博物馆不仅具有收藏、教育、科研等重要价值,也具有显著的动员叙事及共同体意识建构效能。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的云南边屯文化博物馆是地方与国家相互呼应、小社会与大历史互为参照、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守望相助、具有强烈情感共鸣的记忆之场。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时代背景下,云南边屯文化博物馆这类历史主题鲜明、文化特色突出、“三交”内涵显著的多民族共享活态符号,也可以充分调用为鲜活的叙事资源。地方博物馆需要找准定位,通过内容提炼、效度提升、活力培育三个方面,探索其独特的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布朗族拜认干亲习俗与人际关系网络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民间信仰与中国普通民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当地的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拜认干亲习俗在布朗族民间信仰及其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布朗族拜认干亲这一民间信仰不仅是布朗族为了祈求儿孙康健、子嗣绵延的方式,也是布朗族乡土社会中构建人际关系网络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5.
布朗族宗教信仰与和谐社会构建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往往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和保山等地山区或半山区的布朗族,既是我国的人口较少民族,也是云南的特有民族和跨境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宗教信仰形态丰富多样,原始宗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基督教和汉传佛教并存。总的来说,布朗族宗教文化中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与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是协调一致的,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宗教信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宗教信仰与义务教育的关系、宗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关系以及宗教信仰与周边及境外少数民族的关系,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另一方面要努力挖掘和发扬布朗族宗教信仰中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伦理道德精神和积极因素,为构建和谐云南、和谐边疆服务。  相似文献   
16.
节日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及其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青苗节"原本是四排山等地佤族群众世代沿袭的村寨传统祭祀活动,经佤族精英和地方政府等多重力量的努力,使其最终成为耿马佤族的法定节日,并导致青苗节在仪式场域、祭祀内容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发生了流变。这既是佤族民众文化自觉意识增强的体现,也是地方政府分配文化象征资源、平衡民族利益和民族关系的一种有效策略与手段。在从村寨祭祀仪式到民族法定节日的过程中,作为民族文化资本的青苗节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文化再生产过程,从而蕴含着不同行为体的利益诉求及其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17.
他留人是居住在滇西北永胜县境内的一个特殊族群。作为一种重要的集体记忆,民间传说与族谱、碑刻不仅成为他留人祖源叙事的重要文本,也成为社区成员维持、重塑村落与族群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方式,反映了一定社会情境下的族群认同。在当代社会变迁中,村寨知识精英及地方政府通过有选择的行为实践重构了地方社群的传统仪式与节日空间,彰显他留人独特的文化特征与族群边界,由此强化他留人的祖源记忆与身份认同。然而,他留人的历史记忆和祖源叙事并没有呈现出与族群认同相对应的关系,从而体现了他留人族群认同的"地方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论明代云南民族关系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代大量汉族移民进入云南并定居下来,从而使云南人口的民族构成及分布发生了改变,同时在广大的地域范围内汉族移民与当地土著民族共同生产、生活,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不少边疆民族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程中,明显存在着主体意识欠缺的问题,这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桎梏。本文根据在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布朗族地区调研所获得的资料,提出了如何增强主体意识、推动布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0.
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看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把文化建设列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以及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四大建设任务之一.并对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这是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的又一项重大理论创新.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通过对该学科领域关于"文化"等关键性概念的系统梳理.结合云南省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实际,提出对当前加强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的初步认识:即应当更好地把握住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信仰等理念层面的因素,在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和谐文化",通过"文化自觉"这一根本途径引领其不断与"全球化"以及"现代化"的潮流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