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0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01.
周健 《城市》2007,(7):62-64
优化、高效的市容环境管理体制,是保障市容环境管理职能和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是市容环境管理机制顺畅运行的有效平台.市容环境管理体制的职、责、权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对城市发展的整体水平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2.
基于人口、环境和经济的关系进行理论机理阐述,以ARDL模型作为经验分析工具对我国1991-2010年的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人口和经济的规模变量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口的老龄化预期会减少碳排放的规模;储蓄增长和消费抑制不降反增碳排放水平;技术的发展能长期降低碳排放的规模。  相似文献   
103.
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思想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区域发展进程中富有创造性的成果,符合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从“两个大局”思想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历史演进脉络,本质上体现了我国发展方式从服从发展到主动发展的转变,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抓住时机,积极促成发展理念与发展实践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4.
周健 《兰州学刊》2012,(2):93-97
黑龙江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文章首先估算了黑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其次估算了其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进而对黑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做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5.
目前 ,泰国经济经历金融危机的洗劫后 ,呈现恢复态势。一部分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认为泰国经济已经摆脱了危机的阴影 ,走上了正常的增长轨道。但笔者认为 :泰国并没有走上实质性的恢复道路 ,其金融危机本质是一场发展危机。目前 ,泰国经济只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 ,如要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增长 ,则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由于泰国经济本身仍存在严重隐忧 ,再加上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盲目追求高速度的弊病难以消除 ,如不能妥善处理好各种经济问题 ,泰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将会比两年前预期的要差 ,而且很难避免下一次危机的爆发  相似文献   
106.
周健  邵珠琼 《统计与决策》2017,(10):139-141
从短期来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来自需求侧,而对长期增长潜力的评估却离不开供给侧的因素.文章借鉴青木昌彦的方法,对2001-2015年辽宁省经济增长的供给侧因素进行分解,得出:城市部门人均生产率提高对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最大,人口红利已衰竭,尽管劳动参与率提高和库兹涅茨效应的贡献较低,但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而要缓解辽宁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则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劳动参与率和库兹涅茨效应,以及化解人口红利枯竭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7.
108.
中国受益于承接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但尚未完成工业化,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则已悄然发生了。与前四次低端产业从工业化国家向欠工业化国家单向、梯次转移不同,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却成了第五轮国际产业转移主要转出地,且出现了低端产业向东南亚国家转出、高端产业向欧美发达国家回流的“双转移线路”,形成了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隐忧与冲击。通过分析历次国际产业转移与全球制造业格局变迁的关系,揭示了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的新特征和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并立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背景,结合国际发展环境与中国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系统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9.
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学术界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道现实难题。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要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国以往所采取的“跟随追赶”模式,被长期锁定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低端,难以实现价值链的高端攀升。应当创新发展路径,充分利用新一轮产业革命这一难得的机遇进行“换道超车”,以“中部崛起”带动“两端抬高”实现价值链高端攀升。  相似文献   
110.
郭楚江  周健 《广西社会科学》2005,(6):167-168,178
类推造词法是新词语产生的重要方式之一,对现代汉语词义的变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情感色彩三个角度分析了类推法对词义变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