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4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51.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质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空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以往的经验教训已充分说明 ,这样做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这段话真正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 ,是对我党历史上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左”倾空想论的深刻批判 ,是既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又反对“左”倾空想的科学论断 ,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所得出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52.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美国的教育认证是一个由办学实体志愿参加 ,通过自查和同行评估等措施 ,以不断提升该实体的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为目的的过程。本文介绍了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 ,并由此引出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53.
《蝴蝶歌》是苗族古歌的重要篇章,但长时间以来,学者们一直没有对这部古歌进行过专门研究。本文认为,该歌对鼓社祭中各种执事人员、所需各种什物和一些民俗事像的来历等进行了具体阐述,它实质上是苗族鼓社祭的制度史。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近年来关于马克思实践辩证法问题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长期以来对马克思的辩证法甚至辩证法本身的理解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引进实践观点作为马克思辩证法的根基和载体,重新理解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马克思辩证法的逻辑结构是自我对象化、自我异化和异化的扬弃。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研究不仅对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和体系以及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具有全局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5.
就时代背景而言,“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由时代问题、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主题及“双和”战略任务所决定的,它内涵着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德基本要求及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高中生心的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问卷方式以SCL-90量表对普通高中的94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有13.2%~37.8%的高中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和忧郁等症状;影响因素主要是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及学生自身等方面的生活事件.结论:应加强高中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57.
朱国庆  李卫红 《理论界》2007,3(4):44-45
三峡民族地区是长江中游最重要的生态区,三峡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是三峡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特以三峡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阐述制约三峡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因素及其影响,分析三峡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条件,探讨推进三峡民族地区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8.
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公共外交已经成为塑造、传播国家形象,提升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危机反应、"战略沟通"项目和文化外交为主要内容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公共外交模式。相比较而言,公共外交的危机反应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应急策略,灾难外交是其主要形式;中国的"战略沟通"项目主要体现在"文化年(国家年)"项目的运作上,把关于中国的信息与中国文化有效的结合起来,有利于中国形象的展示;孔子学院是目前中国推行文化外交的主要方式,因其双向互动的特点更容易为他国的公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中国着力构建的公共外交模式。  相似文献   
59.
武陵古镇民俗的演变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陵地区有许多古镇于清末民初形成了完整的民俗体系。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武陵古镇民俗发生了重大变化。21世纪前后,随着古镇旅游的开发,出现了民俗复活、重构、复制、创新、变异等情况。传统民俗市场化以后已经脱离原来生存的土壤,发生了变异,这些变异的民俗具有表演性、商品性、展示性、服务性和娱乐性特征。因此,只有将传统的良俗与现实生活中的良俗相融合,并为当地人所接受,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其民俗才最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60.
环境犯罪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着重探讨环境犯罪构成要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环境犯罪侵犯的客体,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特定性及查明方法,国家可否成为环境犯罪的主体,以及针对某些环境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无罪过亦可构成等理论难点。作者指出面对愈演愈烈的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环境犯罪的立法迫在眉睫。本文论证了环境犯罪立法应遵循的原则,并尝试性地设立了环境犯罪中各具体犯罪的罪名、罪状及法定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