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公平释义出发,以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思考路径解析了环境公平的内涵,即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种际公平.着重分析了三者的理论内涵,以及各自不同的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82.
文章利用1982、1990、2000、2010年4次中国人口普查计算数据和学者调整数据,考察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本文简称各省(区、市))TFR和相应年份HDI之间的关系,发现各省(区、市)HDI迅速提高、地区差异不断缩小,TFR不断下降、地区差异也不断缩小,HDI与TFR呈现负向关系,且这种经济社会发展对生育水平的抑制作用在逐渐降低。进一步将各省(区、市)按生育政策类型划分后,各类地区两变量依然呈负相关,并未出现尾部上翘或呈"反J型",尽管上海、北京、天津市在2010年的HDI已经达到0.788以上的极高人类发展水平。中国目前尚未达到类似西方部分发达国家生育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自动回升的阶段。如果政策不调整,全国各省(区、市)生育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还会继续下降,尚未触底,及时放开政策能有效抑制TFR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83.
中国出生性别比水平与数据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多套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对我国出生性别比究竟有多高、目前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数据是否可靠、出生性别比数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普查数据中0岁人口组性别比明显偏低,该年龄组的数据质量不可靠,判断我国出生性别比水平的态势应以其他低年龄组性别比的数据为主。普查数据中低年龄组又存在一定程度的女(婴)孩漏报的现象,导致低年龄组性别比一定程度的虚假性升高,影响了对我国真实出生性别比水平的判断。但是,即使扣除了这个因素,各个年龄组的性别比依旧远远高于正常值。所以,中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水平偏高的情况是真实的,只是真实的出生性别比水平并没有普查数据所显示的那么高。  相似文献   
84.
杨凡  陶涛  杜敏 《人口研究》2016,(2):50-62
我国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正在改变着农村育龄妇女的生育观念,传统生育观念中的男孩偏好逐步弱化.文章梳理了流动对人们生育观念影响的相关理论,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在控制了人口流动的选择偏差的条件下,比较了从未流动的农村育龄妇女和有流动经历的农村育龄妇女在男孩偏好方面的差异,并进一步研究了“流动时是否与丈夫在一起”的经历对农村育龄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流动经历和没有流动经历的妇女在男孩偏好方面确实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流动的选择性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源于流动使妇女的生育观念更为现代化,弱化了她们的男孩偏好.但是,流出地的文化传统依然通过家庭和社区影响着妇女生育的性别偏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