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96篇
社会学   40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1.
以网络新词"XX控"为例,从其起源考证起,以自建小型语料库为参考,描述其使用现状,重在探索其生成机制的认知理据,以期为网络新词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212.
杨阳 《经营管理者》2013,(27):361-361
职业学校语文必须在改革创新之路,其中重要的任务就是从实际需要出发,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对此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213.
父亲是名军人,铮铮铁汉,却一辈子心疼和尊重自己的妻子。父亲对奶奶孝而不顺,从不会无原则地迁就陈规陋俗。如今想来,他的处事方式挺有用的。母亲是江南水乡的女子,身材苗条,非常纤弱,不符合北方农村一般人的审美标准。她的小姑子就在婆婆耳边嚼舌头,说母亲身体不好,  相似文献   
214.
杨阳 《社区》2011,(13):27-28
银发餐桌、爱心超市、小巷兵站、这些坚持多年的社区服务的特色项目,改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这一切与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以提升社区服务内涵和品质为主线,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的工作思路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15.
代表了先秦管理思想高成就的<庄子>,蕴含着以"道"为中心的丰富管理思想,"道"作为企业管理的指导原则,其"鲲"化为"鹏"之"自我超越"、"宥天下"之"无为而治"、"以恬养知"之"和谐观"对现代管理有着重要借鉴价值.挖掘庄子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有助于加强和深化现代管理理论,探讨与建立具有东方特色的管理理论体系与框架.  相似文献   
216.
杨阳 《经营管理者》2009,(19):252-252
管理哲学作为近期日益突出的一个新型哲学分支,代表了现代哲学不断趋向社会生活之实践运作的社会技术化方向。新时期高校的人事管理更显得重要。每一位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者既应该回顾已逝的历程,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以哲学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把握未来人事管理工作。本文从哲学角度分析了大学教师职业独特的内在属性和作用于大学教师队伍的几对主要矛盾,阐述了以人为本原则对大学人事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217.
台谏制度是中国古代颇具特色的监察制度,完备和成熟于北宋,尤以宋真宗朝为关键。天禧元年(1017年),宋真宗颁布了天禧诏书,这不仅标志着台谏制度走上了新的轨道,也使"台谏合一"有了制度上的保障。诏书还对台谏官的建置、事权、待遇诸方面作了明确规定,成为日后台谏官要求扩大事权、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宝。天禧元年后,台谏官的事权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218.
新闻标题在一则新闻的报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仅是帮助读者选择新闻信息的导向,同时也是引导读者了解和阅读新闻的一个纲要;与此同时,网络已经成为许多人最主要的信息来源通道,网络新闻标题为了吸引读者,常常采用一些手段和特殊的语言形式。本文以百度、新浪及南方周末网站新闻标题为例,分析网络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和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219.
晏婴的人生态度具有明显的理性主义特征,但现实社会的变化摧毁了他认同对象,对生的执着又使他缺乏超越性追求,其理性态度落实在人生哲学的层面便是对生理生命的珍视和对现实幸福的眷恋。工具合理性、实用主义和退让自保的病弱性构成了晏婴人生哲学的三大特色。强烈的保命欲构成了晏婴人生追求的基本导向,但旧贵族的身份和自尊感,也始终在其内心保持着强大压力,于是保命欲的主宰与道德感的挣扎,使晏婴一生充满了矛盾的张力,构成了他“善与人交”的处世术的基本色调。  相似文献   
220.
在小说《孤独者》中,鲁迅对死亡极尽笔墨地刻意渲染,其用意直指人类普遍的精神困惑。鲁迅通过对死亡本身的叙述,探讨了生存与死亡这一人类困惑并永远困惑的哲学命题,而鲁迅又将这一命题转化为对生存意义的探寻。这也是处于精神困境中的鲁迅对自我处境的挣扎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