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1 毫秒
21.
现代性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先论述了现代性的语源及其多重语义,接着阐述了现代性的特性及其内涵的矛盾,最后重新解读现代性的四个维度。  相似文献   
22.
“群已之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价值观之辨,它内在地关涉到群体与个体利益的关系。在比较孔孟苟的群己观时,我们可以看出:三者共同指向了群体价值认同,其中,苟子对群体价值表述得最为充分与明确,同时凸显了对个体生命的关切对以及生存价值的重视。  相似文献   
23.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是对外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目前讲好中国故事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讲好中国故事中面临的困境,应采取选择具有共鸣主题和情感元素的故事,创新传播方式,融合现代传播技术与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利用现有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以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同时还要加强媒体自身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对于传递积极的中国形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以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4.
荀子礼之功能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孔子注重个人内在的反省不同,荀子更注重作为社会规范的礼。对荀子来说,作为规范性的礼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的功能:礼具有"养人"与"别人"的功能;礼具有使政治制度化的功能;礼具有对人的情感的规约功能;礼具有引导伦理教化与现世实践的功能。  相似文献   
25.
范美忠事件”曾经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从伦理的视角来看,其争论及其社会影响实际上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是生命伦理还是逃生伦理?是追求功利还是讲究道德、是违背伦理抑或违反法律、是政治自由还是伦理制约?道德与美德何以必要与德性何以可能?知识、科学教育与人文、人格培育孰轻孰重?本文对这些方面作一探讨,希望达到对“范美忠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伦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26.
孝道是中国传统最为基本的政治伦理观念.作为"善事父母"的孝道在当代社会中状况如何尤其值得关注.文章以安徽省芜湖县六郎、方村和周皋三镇为例对当代孝道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荀子的心论——礼法规范人群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公认的是,礼是荀子的核心思想,而礼(法)都是规范人性而使人合群的需要.心是情欲与礼法之间的媒介,心使礼法约束群成为可行.人性之所以能够受礼义之范导正是通过心的体知来实现的.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与“诚”来治心,治心之目的是为了保证礼义对人性约束与改造的实现.在荀子看来,人之所以能合群,心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