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2篇
综合类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乔力 《齐鲁学刊》2006,(5):73-77
秦观词中所占分量不大的较单纯的应歌娱人之制为第一类,虽亦直承花间派风貌特征与价值取向而来,却洗涤秾艳绮靡色调而转趋于清丽柔曼,有的更暗暗透露出开始朝第二类融入的消息。第二类词或径直在习常的恋情别思里写进一己的真实情怀感受,或藉旧有范式以讬寓自我主体的新内涵。这虽在词史中已早具精彩先例,而秦观后来居上,于艺术表现方面多所拓展深化,将之提升到新的高度,它们占了秦词的大多数。第三类亦较少,其向诗化回归的艺术精神与苏轼对词体的革新之举桴鼓相应;唯秦观取径甚偏狭,仅注重到个体人生遭际和感情意绪的抒发,风格沉咽凄怨,是用整个生命悲剧来铸就,并无须再饰辞以成深曲隐约之姿,却最大可能地强化、张扬了词的容量与深度。  相似文献   
22.
肇发传统:论花间词的审美理想与功能取向□乔力如果说敦煌写本民间词和中唐文士词属于新兴的音乐文学样式———曲子词的初生萌发的话,那么,自晚唐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词派便已臻达其成熟阶段,标志着无限辉煌的开端,并与南唐词共同形成唐宋词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与繁盛局...  相似文献   
23.
文学是现实生活形象化的反映。对它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塑造艺术形象。古代文论家说:“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黑格尔论述《艺术美的概念》,称:“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都认为社会生活和自然界里客观存在的种种事物是文学创作的物质基础,经过了作者心灵的筛选熔铸,被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带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 诗当然也如此。锺嵘说:“指事造形,穷情尽物”;刘勰说:“诗人感物,连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窥意象而运斤”。王昌龄谓:“搜求于象,入于心境,神会与物,用心而得”。遍照金刚指出:“夫置意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  相似文献   
24.
试论山东文学的总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少群  乔力 《齐鲁学刊》2004,(3):131-135
山东古代与二十世纪文学的总体特征于承传性中又呈现出各自的不同面貌,走过了自先秦至唐五代的肇端,再及北宋到南宋前期、明中叶到清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该世纪末三次高潮的漫长发展历程。山东文学所体现的美学精神的基本内核,是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及对于现实生活和普通人生命运的执着关注。深重的忧患感、坚守道德理性和现实实践品格,是每一代山东作家的一个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25.
在《江西社会科学》杂志创刊十周年之际,全国各地读者,作者纷纷来信,给了我们热情洋溢的鼓励和殷切的期望,全体编辑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篇幅,现将其中的一部分来信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26.
乔力 《天府新论》1997,(2):71-75
若从大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体自身运动规律的双重视角出发,结合着主体创作意识共作品间显示的审美特征去考察唐宋词萌生、发展乃至嬗变的整个进程,那么,自北宋中后期到南宋前期(约略为1068—1207)的140年,可以视为其鼎盛阶殷,名家蜂起、诸体人备而众美咸集,由之将曲子词推向辉煌的颠峰。不过,两宋词如春兰秋菊,风貌格调各具胜境,形成鲜明差异,追踪这中间的转变轨迹,则正在于北南宋之交的一段时期,即自北宋钦宗靖康初(1126)到南宋高宗绍兴末(1162)的大约三十余年间。回顾北宋中后期词,先是苏轼全面革新词风,复归诗化道路…  相似文献   
27.
《花间词》适应并助长晚唐五代王族贵宦灯酒喧沸、弦歌继夜而上下竞相奢华的风气,选择了香艳羡靡的内容和纤藏精丽的风貌,已开启曲子词艳科娱人的传统,逐渐形成一种创作定势,发展为词的艺术主流。  相似文献   
28.
乔力 《天府新论》1999,(5):80-85
词本是一种配合乐曲歌唱、受到声律规范的新体诗,具有抒情性内容、娱乐性功能和句式长短参差不齐的形式特征,而它的兴起则与音乐有着密切联系。词最初在民间流行,呈现着浓厚的俗文学色彩,但逐渐引起文士们的兴趣关注,进入社会中上层,成为他们一种新的文化消费时尚和娱乐方式。唐五代词由敦煌写本曲子词、中唐文士词、花间词、南唐词四个部分组成。或者将敦煌写本曲子、中唐文士制作视为词的初发萌生,花间词、南唐词则分别代表着词的真正成熟、文体独立与主体意识觉醒,从而开始朝诗化道路回归。它们在历史时间上虽然有所交迭重错,但…  相似文献   
29.
《西游记》凭借“玄奘取经”的真实历史故事作依托,重行讲述出另一个非现实的虚构故事。它就谐谑笑趣给人以愉悦式满足,由之软化着取经过程中本来载具的艰巨沉重,使其变成为一场“轻喜剧”,从而消解稀释了那目的的严肃崇高意义。可以说,在这种旨趣的背后,则缘因了某种玩世的意态。无论愤世嫉俗、嬉笑挥霍、遗世远想,都假游戏面目以现之。不过,从骨子里看,吴承恩仍然是入世且希冀用世者,一个正统儒生,故而要在笔下时时表露他的政治理想———这些恰恰都是现实社会中所不能实现的,也只能于小说里聊为抒发,故而最终凝结成作家自我的生命悲剧  相似文献   
30.
黄庭坚是一位具备多种类型卓越艺术才能、平生经历和思想结构都呈复杂状态的人物,他的词在观照包纳对象世界的同时,也具体而深刻地显现了他自我人格形象的鲜明特征。 黄庭坚的词是经过较长时期的探索思考后,才在传情的基本范畴内接受苏轼变革词风的经验,逐渐滤除杂芜,建立起自己峻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