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2篇
综合类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主体意识的建立:论南唐词的审美特征与范型意义乔力唐亡后进入四方分裂、政权迭相更替的五代十国时期,正当中原旧土苦于干戈扰攘的兵连祸结之际,西南与东南的长江中、下游却分别存在着两个相对富庶安定的地区,那便是前、后蜀和南唐。这两个地区凭藉山川险阻的屏障,君...  相似文献   
42.
温韦词的意象交迭与分流:两种审美模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长时期的酝酿流变,词发展到晚唐的温庭筠和韦庄,才真正走向成熟,标志了一种自擅胜场的新的独立文学样式的兴起。不过,温、韦二家虽历来并称,相共领袖《花间》集团,而且流风广被,影响到有宋一代诸多词家与艺术流派的审美取向,但在实质上,其创作风貌和境界意味却是同中趋异、异大于同,最终则春兰秋菊,形成双流分峙的局面,留下众多的课题供人们论析探讨。  相似文献   
43.
消费经济的需要带动了词的繁荣,词的繁荣从反方向推进着消费经济的发展。戏曲、小说与城市消费经济、文化活动存在互动双向因果关系。本文主要从外在社会经济的发展着眼,以考察其对特定文体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