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9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都"和"也"是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副词,但在某些句式中可以互相替换而并不影响句义表达.如果从兼容"都"和"也"的句式入手,分析这些句式中和"都"和"也"之间区别的句法语义条件,即可进一步说明相同的句法位置对非同义词语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2.
修辞期划与文章沿革仝国斌观几部重要的修辞学(史)著作(见参考书目,文中引仅注作者名),关于史的分期的论述各有千秋。‘然就其大概界划来说,都认为修辞学萌芽于先秦,创立于宋代(以《文则》为标志)。至二十世纪上半叶始有科学修辞学(以《修辞学发凡》为标志)。...  相似文献   
23.
一、零、缘起谈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不能不提到自汉武帝以后就走上神坛的孔子。封建专制主义时期 ,虽然有过数百年的儒、道、佛三教并尊阶段 ,但孔学一直处于支配地位 ,孔子思想体系无疑对汉人的思维方式起着某种支配作用 ,并影响到文化的各个层面。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同时又是思维成果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思维方式对言语交际方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王力先生认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路线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 :第一个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历史 ,第二个因素是汉族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从汉代到清代末年属封建主义文化阶段 ,这一阶段作为形式哲学的…  相似文献   
24.
“到”的语法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到”在现代汉语里兼动词和介词两类。作介词时是为动作提供处所或时间位置,而“到”虚化为介词前这是介词“于”的功能之一,“到”虚化为介词的过程实际上是“到”后“于”的消失过程。一般认为“到”单独用作结果补语时是动词,事实上也经过了一个重新分析的过程,成为了表示动作结果的一种常见的附着形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