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今天的"知者"已分离了知识化主体的原始概念,并不所指知识的接受者,而代表着一个社会精英阶层,其运用知识参与社会权力系统的建构和运作。现代性的集聚,使得知识主体呈波粒二象性。"知者"也是"智者",集合成具有多种算子的分类"群",形成一种学术场域中的波,具有相互制约、联动和中控的巨大能量;"无知"者、无名者或知识后发者是孤立、微弱的粒子,不具备制定、引流知识规则的权力。"知者"因"知"而"自由",但"意志自由"正陷于非自由和委顿;"无知"者处于与"知者"相对立的劣面,但在非"自由"中却处于知识的近处,更向于独立、自由和爆发。一种知识新构型正在编排与演化。  相似文献   
4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世界上不会有终结的社会形态,但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终奋斗目标--逻辑上似乎存在的悖论一直困扰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准确理解.寻找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悖论的消解密码,一直是很多著名哲学家的毕生追求.尽管他们最终都失败了,然而在他们看来,这个工作是极其必要的和有意义的.因为.不仅要使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保持批判性和真理性,而且在逻辑上也应具有完备性和严密性.其实,哥德尔定理早就告诉了我们,任何完备性空间其实是不完备的.悖论是事物普遍的存在形式.同时,非线性科学的深入与后现代思维方式似乎为这个问题带来了新的解构,因为.在后现代看来,范畴的破缺是哲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43.
现代性,一种物质成长引向精神澎湃的双曲线。它的渐行渐远离不开概念的助澜。概念的虚构、延异、贬值和悖论共同演绎了现代性滋长的不归路。高频的灼痛没有停顿其"亢奋"的脚步。击碎现代性的梦想与永恒批判的姿态,后现代不断竖立开拓自由的超越路标,但却和现代性一起走向历史的沉沦。  相似文献   
44.
利奥塔的后现代叙事不仅在反对整体性、统一性和宏大叙事等现代性原则上表现了态度的坚决性,更在现代性的批判手法上独树一帜.然而,不难发现,由于其判断逻辑的内在矛盾,导致对现代性批判的无能为力,最终只有设置重重迷雾,把后现代性描述成一种神秘的解释过程和为"只可意会"的事物创造可以想象的暗示,并把马克思所主张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定义为所谓"重写现代性圈套".而事实上,他"超越"马克思的整个现代性批判只能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迷雾.  相似文献   
45.
时间概念是古老的,也是最新的;是哲学的,也是科学的;既具有复杂的客观基础,也具有丰富的主观形式。可以说,对于时间概念的深化理解伴随着人类的全部进化史。人的原子到量子存在的自然时间、人的加速到极速存在的历史时间、人的有限到无限存在的生命时间、人的消极到积极存在的劳动时间、人的低级到高级存在的自由时间共同构成了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时间概念的全部内核,也是把握智能时代人类生命的尺度。  相似文献   
46.
现代性危机孕育了后现代理论的盛况,因为后现代理论的建构性倾向,引起现代性概念的出场.一个应启蒙运动而生的理性主义在今天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厉批评与审判,差异化运动成为新文化革命的热流.呼唤新的范畴、新的哲学范式和写作方式变得异常的急切,然而,无论韦伯的圣灵热火、哈贝马斯"未竟"的事业还是利奥塔的文化重建和福柯的生存美学都不过是夸大了文化的功能.现代性的危机还会成为后现代性的危机,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面对是否真的"回到事物本身".  相似文献   
47.
道之尊,德之贵。科学发展称之道,核心价值谓之德。道德一致方能万物大顺。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共同的脉息和脉动,即尽人之性。尽人之性,乃为尽万民之性。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万民之尽性,则万物之长兴。而身为一民,此生当信,位或寒微,业在人为。  相似文献   
48.
拟像乌托邦:黑格尔式形而上学的后现代复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作为文化的载体,经历了从行为、语言符号到数字化拟像的历史.权力符号的宰制使得鲍德里亚摈弃了马克思生产动力结构下的资本运动范式,把批判理论带进了一个广沃的领域.符号与指涉物的离析使得拟像走进"无阶级时代"的中心.然而,无论是真实的"死亡",还是政治经济学的"终结",晚期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的历史秩序并没有被打破.所谓符号化时代人类的奴役性转换不过是一个陷阱,拟像的出场最终没有挽救鲍德里亚黑格尔式形而上学的厄运.  相似文献   
49.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方式和调结构的关键期。因为形势复杂、改革难度大、任务艰巨,亦称改革的攻坚期。目前,中国传统的粗放式经济竞争力不断下降,经济下行态势明显,国际环境不容乐观,社会稳定压力较大。保增长、调结构、增收入进退维谷。基于习近平“全面运筹”战略思维方法、“深化改革驱动创新”实践方法的启示,宏观调控严密督察机制、新上投资项目环保评估公开机制、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激发机制、经济政策和产业调整对就业影响的评价机制和核心经济指标科学联动制约机制是改革攻坚机制创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0.
当代法国发生学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布尔迪厄从发生学原理说明社会结构的变化,奠定了流动权力结构学的基础.他也是在对马克思的批评中获得了理论建树和学术声誉.布尔迪厄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创立了“习性”范畴,重新注解了“实践”和“资本”的概念,并在权力问题研究上拓展了福柯的微观权力论.但在习性生成上,布尔迪厄观照了马克思;在实践的逻辑上,迁移了马克思;在资本的场域上,类比了马克思.布尔迪厄对于马克思的复写,既反映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变化的客观历史性,也说明了后现代主义理论突破的内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