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89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78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433篇
社会学   134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 人的发展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它和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已回答的问题。今天之所以又提起它,是因为被后人修正又多年来定为一尊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人的发展这一重要前提。在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后,我们感到更有必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和理解这一问题,以使我们在发展商品经济和改革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牢把握住人的发展这一根本的方向和目标。一、人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92.
审美吟诵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东岳论丛》2003,24(2):138-140
从审美的观点来看 ,可以说默读诗歌 ,那诗歌还是躺着的 ;而朗诵诗歌 ,那诗歌才活起来 ,变成行走的诗歌 ,这样的诗歌才产生审美效应。通过吟诵进行创作 ,乃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成功经验 ,也可以说是它的优良传统。在诗歌创作和欣赏中 ,吟诵是构成审美创作和接受的重要因素。吟诵可激发诗情 ,吟诵又可诱发想象 ,吟诵有利于检验和锤炼诗歌 ,吟诵还有助于品尝诗味把握诗歌意境。  相似文献   
93.
刘伟  蔡志洲 《求是学刊》2004,31(6):67-72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9.36%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了高速的长期经济增长。2002年,中国为本世纪的前20年的增长确定了新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中国当年的GDP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本文通过中国经济增长与东亚模式的比较,分析了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可能、趋势及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4.
95.
张谷若年表     
刘伟 《现代交际》2014,(1):34-35
张谷若是著名文学翻译家,为我国英国文学汉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年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张谷若的生平、著译情况,为张谷若研究和翻译家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
遵循成人教育培训规律,深刻理解行动学习法内涵及其特点,并实践运用到在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轮训教学中,有效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97.
编者按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放权让利”到“利改税”、“拨改贷”,再到“承包制”,几次变革都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往往是旧问题刚刚解决,新的、更大的问题紧接着就出现,并且更加严重。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开始实行“抓...  相似文献   
98.
99.
刘伟 《办公室业务》2013,(10):113-114
本文论述了档案保护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以及档案与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
中国4毫米     
刘伟 《百姓生活》2011,(4):20-20
2010年年初,建筑史上最高的建筑物——高达828米的迪拜塔落成了,而与之同时扬名的还有“中国4毫米”。当时中国工人参加了迪拜塔的建造。一次,几位中国工人在一起议论这座高楼,有的说这么高的建筑,地基该打多深才能承受得住啊;还有人说,听说迪拜塔建成后重量会达到50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