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刑法理论界有些人认为对以实施犯罪为目的或主要目的而成立的单位犯罪以自然人犯罪论是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适用的结果,其谬误之处是将该法理的适用对象仅为具有独立合法人格的公司延伸理解为包括上述实质上不具有法人格的公司(单位)在内.单位犯罪中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范围是取得独立合法人格的单位在其人格被滥用或形骸化时实施的犯罪.  相似文献   
52.
"第三代诗人"的文化认同与诗歌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代际称谓,"第三代诗人"以叛逆的姿态颠覆了朦胧诗人的诗坛主体地位,实现了诗歌观念从精英到平民的位移,同时,也把自己绑赴"刑场",宣告了诗人之死.比起诗歌观念的叛逆来说,诗人之死的震动性和影响力更大、更持久.它几乎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命名.  相似文献   
53.
论转型期历史小说的文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历史小说研究中 ,有关文体特征的评论甚少。本文旨在寻绎新时期以来历史小说的文体运演及走向 ,以亟能为世纪之交的历史小说创作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54.
历史小说,通常是指以历史生活作为取材领域,以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基本内容和描写对象的小说。用郁达夫的话来说,就是“指由我们一般所承认的历史中取出题材来,以历史上著名的事件和人物为骨子,而配以历史背景的一类小说而言”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历史观、文学观的变化,有人开始把文本叙述中只有“虚”的历史形态而无“实”的史实依据的虚构性作品也包容进来,并以此与传统的历史小说范畴相区别,称之为“新历史小说’”。为了论述的全面和方便,本文从题材的涵盖角度出发,将这种新历史小说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小说统称为历史…  相似文献   
55.
寻绎新时期以来历史小说审美表现的运演及其走向 ,对新时期历史小说审美表现的现代性轨迹进行全面梳理 ,可探寻出其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两大极化现象 :“形而上”理性话语偏至和“形而下”欲望叙事偏至 ;并进而发现新历史小说中缺乏美学理想烛照的别一叙事样态———审丑  相似文献   
56.
作为一种文艺方针,“工农兵方向”一直支配着解放区文学与新中国文学的发展。它在歌颂新人物、新生活的同时,也潜在地规定着作家队伍构成的主次轻重之别。在工农型作家“中心”、知识分子型作家“边缘”的秩序作用下,“十七年”文学始终洋溢着颂歌、赞歌情调,直到新时期,这种单一的文艺秩序才为思想解放的多元化存在所打破,“人民”的外延才由“工农兵”扩展到“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57.
青少年是 2 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甘肃提出的“科技兴省”战略 ,更加突出了培养青少年成才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有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就没有甘肃经济的大力发展 ,西部大开发也将永远成为一句口号。因此 ,对甘肃省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并实行可行、有效的防治对策 ,对发展甘肃经济、实现西部大开发 ,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当前甘肃省青少年犯罪的特点近几年 ,由于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甘肃的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 )青少年犯罪成员在全部刑事犯罪成员中所占比例虽有下降 ,但青少年…  相似文献   
5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人D比例较大的有内蒙古、西藏、新疆、宁夏、广西5个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3个省,我们称之为民族地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促进全国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①改革开放20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这一变化进行认真的探析,对全国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一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深刻地反映…  相似文献   
59.
60.
民主改革前的西藏,与庄园同时并存的是大量的村落。村落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处于不同时期。南方边境地区的居民某些聚落点,甚至还没有发展到村落阶段,某些则刚刚进入到居民聚居的村落阶段。至于牧区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限制,生产力水平低下,出现聚居情况就更晚。但牧区以部落为中心的三五户组合的小聚居,或定点放牧,或流动游牧,则出现较早。某些已进入农牧参半的定居村落,仍以意为部落的“德”(?)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