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元稹一生,经历过多次贬谪,贬谪对元稹的人生与创作影响深远,它将元稹从权力中心疏离了出来,闲散弃置的谪居生活客观上为他专注于诗歌创作提供了机会。贬谪所导致的人生陡降使元稹更真切直接地感受社会与人生的艰难,受此影响,对贬谪骚怨情感的抒发与具体谪居生活的描写,成为他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反复的贬谪迁徒,使元稹有机会感受谪居地不同的人文风物,它在开阔了元稹眼界的同时,也拓展了他诗歌创作的题材范围。  相似文献   
12.
梅山文化研究新著《新化方言修辞研究》是姜珍婷博士的最新学术力作。该书以梅山文化核心区域新化县方言修辞为研究对象,对新化县地名修辞、禁忌语委婉语、俗语修辞、山歌篇章修辞等语言现象进行了深描、考证、阐释。该书取得的学术贡献有三:一以独特的视角扩展了梅山文化研究视域;二以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研究方法深化了梅山文化研究内涵;三以丰厚的方言语料补充了梅山文化研究资料。该书取得的成果为梅山文化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确立了新的范式,增续了新的增长点,是梅山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丧歌演唱是现今湖南新化县丧葬民俗中一个重要且常见的活动内容。从其内容看,以劝善惩恶、弘扬忠孝为主;从其形式来说,它有着一整套约定俗成的演唱规则;从其整体来看,体现出梅山文化中丧葬习俗中鲜明的民俗特征。  相似文献   
14.
贬谪,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常见的政治现象,贬谪者将其被贬谪的人生感悟和谪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蕴涵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因而称之为贬谪文学,这是一种在内容情感上独具特色的文学体式。但“贬谪”在历史上,又可以称为“左迁”、“贬”、“流”、“谪”等,于是,研究界便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称谓,或称之“迁谪文学”,或称之“贬谪文学”、或称之“逐臣文学”,其实,它们各自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并不一致,应予区分,以便能较准确地指称和描述贬谪文学这种特殊的文学体式。  相似文献   
15.
刘铁峰 《船山学刊》2007,63(1):131-134
晚唐贬谪诗人韩偓,受其深谙唐末政局和被两度贬谪的生命遭遇的影响,在谪居期间的诗歌创作中,一方面表达了始终忠君忧国、坚贞无悔的孤忠心态;一方面又主动采取远祸全身、避世隐遁的生活方式,疏离官场,向佛禅和村居隐逸中寻求寄托,表现出一种闲散自适的生命取值。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在谪贬永州以后,常“闷即出游”,“无远不至”,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文,他藉此将自己的骚怨情感和对生命的悲剧感悟,融合到了对南楚山水景物的审美与描写之中,在“自我”情感的支配和影响之下,使其笔下的山水风物,流露出一种浓郁的主体自叙性色彩。  相似文献   
17.
骚怨情怀:刘禹锡《竹枝词》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枝词"原本是流行于巴楚一带的民歌,以情感"含思宛转"见长.刘禹锡在被贬郎州、夔州之时,被当地风物所感,仿<九歌>而作<竹枝词>,用以表达个人因贬谪而引发的骚怨情怀,并在题材选择、情感倾向和艺术表现等方面,表现出了较鲜明的个人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18.
细斟薛涛十六岁到二十岁入乐籍期间所作的<十离诗>和其他咏物诗之创作背景与情感内容,前人有关薛涛"诗格卑下"殊乏雅道"的评说是欠妥帖公允的,必须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9.
梅山文化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梅山文化的几个组成部分:地理环境,历史演变,宗教信仰,文化载体等作了一个概要的介绍分析,对了解古老的梅山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湘中古属梅山的地域内的民俗宗教活动中,人们对巫与巫术的信赖具有鲜明的历史与现时性原因。巫术及其宗教性规仪,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崇信巫觋也成了梅山道教的一大表现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