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湘中古属梅山的地域内的民俗宗教活动中,人们对巫与巫术的信赖具有鲜明的历史与现时性原因。巫术及其宗教性规仪,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崇信巫觋也成了梅山道教的一大表现特色。  相似文献   
22.
韩偓谪居期间诗歌创作的情感心态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的诗歌创作,以其被贬谪为界,具有明显的前后变化。在其漫长谪居期间的诗歌创作中,他对李唐王朝怀抱忠敬之心,表现出一种坚贞无悔的孤忠心态,同时又受唐末政局和自己被两度贬谪的人生遭遇的影响,认同了远祸全身、疏离官场、避世隐遁的生活模式,表现出一种较典型的谪居情感心态。  相似文献   
23.
梅山文化是古代湘中梅山地区的区域文化。宗教信仰在其整个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其它宗教相比,它独具特色:把鬼神人性化,又把万物神格化,人与神鬼和谐共处于同一文化氛围当中,表现出了极为明显的原始人性崇拜特色。  相似文献   
24.
以梅山地区戴清石一系一门五代的师承、经籍的具有、经籍的组合运用方式、经籍的内容特点等方面的情况为个案,展现当今梅山地区民俗性宗教信仰活动的现状与特点,为我们认知、感受、研讨梅山文化,提供一个现实的视角。  相似文献   
25.
论刘禹锡贬谪诗中的“骚怨”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铁峰 《船山学刊》2001,(2):121-126
刘禹锡是中唐一位有重大影响的诗人,在其23年的贬谪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贬谪文学作品。在作品中或直接地表达对当局的讥刺,或借助于南国风物民情表达心中的忧怨,表现出了鲜明的“骚怨”倾向。同时,后期创作的民歌风味的作品中,又超越了“骚怨”的浅层表达,成为贬谪文学创作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26.
通过诗人独特的心境改造,自然界中的云在王维山水诗中成为诗人禅思佛理藉以外化的一种对象物,它显示出了诗人那种空灵澹泊,任运无心的禅悟意蕴.  相似文献   
27.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被贬谪的大诗人,他将自己无辜被贬的委屈、对楚国的眷恋、对楚王的忠诚与怅怨、对奸佞之人的讥讽鞭挞、对自己贬谪生活中的孤独痛苦等情感体验,蕴涵在自己以《离骚》为代表的诗歌作品中且借文学创作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怨”传统,并对后世贬谪者的人生与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竹枝词”以情感“含思宛转”见长。刘禹锡在被贬郎州、夔州之时 ,被当地风物所感 ,仿《九歌》而作《竹枝词》 ,用以表达个人的贬谪情怀 ,并在题材选择、情感蕴含和艺术表现等方面 ,表现出了较鲜明的个人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29.
刘禹锡和柳宗元共同的贬谪命运遭遇和对贬谪情感的相似体验,使两人在贬谪情感的表达方式上,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通过对屈原的认同表达被压制与被放逐的委曲愤怨;借对时空数量词的执著关注和反复运用来传达深痛的生命挫伤;对羁禽囚鸟意象的刻意描绘表现内心的幽寂拘囚之感;用频繁的登高望远来寄托强烈的飘泊之苦和难忍的故土之思,这为唐代诗人贬谪情感的表达提供了一种成功的艺术范式。  相似文献   
30.
基于薛涛诗作的薛涛“校书”身份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历来各家野史札记或称她曾为乐妓,或称她曾任校书郎,至今尚无定论。但从薛涛的诗作及其他史料来分析,薛涛曾任西川幕府校书郎一事应属实,而曾为乐妓一说则属讹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