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21.
本文主要论证钱塘江干支流和河口的变迁.干流在历史时期的变迁不大,仅50年代以后修建新安江、富春江两水电站.大坝以上沦为大型水库;支流源短流急,中、上游深切山地,下游入平原或盆地,遇通汛期,易造成水患,使河道变迁频繁,浦阳江即是其例;河口的变迁尤大,根据历史记载,河口曾有北大门、中小门和南大门三处,明代以前,汪道主流走南大门,清初经中小门北移,乾隆年间(1736-1795)至今相对稳定出北大门.  相似文献   
22.
本文是“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讨论的继续。作者认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不是一种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的一种低级的特殊的类型。  相似文献   
23.
四以军事占领支持外交谈判,用武力逼签“和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侵占我国领土的惯用手法。首开其端的就是英国侵略者;早在1836年,他们已策划派遣一支舰队,“带着一份拟就的、要清廷签字的条约稿本”侵华。有人指责他们“没有权力去这样做”,他们就叫嚣说:“难道我们却要受国际公法的制约吗?”“如果我们要和中国订立一个条约,这个条约必要是在刺刀尖下,依照我们的命令写下来,并要在大炮的瞄准下,才发生效力的。”这篇彻头彻尾的海盗宣言,暴露了英国侵略者不顾国际公法约束的海盗本性。他们强迫清廷签订的“割让”和“租借”我国香港地区的条约,正是这类不顾国际公法约束的海盗掠  相似文献   
24.
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史上,一代一代的爱国志士和“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国救民,“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则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一位最先进、最杰出的代表。孙中山向西方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中国、振兴中华;他明确主张把虚心学习外国的长处与维护民族尊严结合起来,从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出发,有分析、有鉴别地向西方学习和吸收有益的东西。这些思想主张,充分地显示了孙中山倡导向西方学习的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和态度,也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25.
四《澳门新闻纸》的翻译,为林则徐打开了一扇放眼全球的窗口,同时,也帮助他开始接触近代世界,看到早已开始的西方殖民者强迫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进程;从而对渡海东来的西方侵略者的某些特征及其活动规律,感性认识逐渐加深。前已提及,英国向阿富汗等地扩张,巳接近西藏。林则徐把这条新闻编入《澳门月报》时,还选入有关英国“先在印度不过贸易,后却全得了地方,又得新奇坡,又似有谋澳门、小吕宋(菲律宾)之意,又似有犯中国之意”等报导)。另一条新闻又使林则徐获知:英国人“向来皆以为中国系半入王化之人”,即视中国为半开化的国家。为了  相似文献   
26.
钱塘江是东南沿海著名的河流,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旧称浙江,亦称浙水、渐江、制河、曲江、罗刹江。原指该河从杭州闸口以下的一段名称,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故名钱塘江,现泛指整条河流。在钱塘江庞大的水系中,以哪条支流为干流呢?千百年来,由于其河源众说纷纭,致使干流也诸说不一,经过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人们才逐渐较全面地认识它。在钱塘江河源和干流的许多说法中,以新安扛作为正源和干流的说法,历史最为悠久,可上溯至战国时代的《山海经》,《山海经·海内东经》说  相似文献   
27.
一大概是因为林則徐年少得志,壮年卽居高位,他死后,咸丰皇帝又郑重宣布:“林則徐由翰林洊历外任,叠蒙皇考簡膺疆寄,宣力有年,……力疾从公,歿于王事。”等等原故,人們都熟知林则徐是很早就进入官场的清朝名宦,而不大留意考察他的家庭出身。  相似文献   
28.
打开《毛主席詩詞》,我們就仿佛进入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設的宏伟絢丽的画廊。在这里,毛主席以磅礴的气概、雄視万代的豪情,为我們描繪了无数瑰丽壮闊的图景。我們为那象征革命激情的奔騰汹涌的长江大河所激动,又为那仪态万方、欣欣向荣的春风楊柳、  相似文献   
29.
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林则徐在鸦片战争时期,坚持抵抗侵略,反对投降,遭到清朝卖国集团一再打击,最后被遣戍新疆。他于1842年冬到达伊犁戍所,至1845年冬获释东归,在戍三年。《乙巳日记》就是他在新疆后期,奉命会同原住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全庆(字小汀),周历履勘南疆各城新垦地亩的实录。二十多年前,我校历史系中国近代现代史教研组、研究室在陈锡祺教授主持下编辑的《林则徐集·日记》(中华书局1961年出版)就开始注意并收集了这年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三共三十三天的日记。其所记为林则徐从伊犁到达绥来县以后,经乌鲁木齐由吐鲁  相似文献   
30.
随着史学革命的深入发展,一系列历史課題,急需进行重新审查和研究。“清官”問題,就是其中一个带根本性质的課題。在史学研究領域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問題,而且存在很严重的分歧。研究林則徐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也不能对此問題作任何迴避。林則徐由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主要是在鴉片战爭时期,他在当年中国人民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