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何永贵  周建国  张军 《河北学刊》2003,23(2):99-100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西方跨国公司会以更大的规模、更快的速度进入中国。从长期看,跨国公司投资的扩大将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风险。作为中国的一个地区,河北省在享受到更多地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利用外资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其所带来的风险也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尽可能减少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2.
周建国 《社会》2003,(4):8-11
乔治·齐美尔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他的学术贡献是广泛而巨大的。但与他的学术成就极不相称 的是,他生前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受冷落的学者,这一方面可能与他经常截取日常生活的“碎片”来透视现代社会而使他无法迎合当时的主流社会学有关,另一方  相似文献   
33.
社会资本及其非均衡性分布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建国 《浙江学刊》2002,(6):182-185
本文在对前人关于社会资本界定的简单回顾和辨析后 ,提出了自己关于社会资本的定义 ,并且认为 ,社会资本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它分布的非均衡性。如果这种非均衡性超出一定的限度 ,就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笔者认为 ,这些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形成社会封闭 ,使社会流动受阻 ;②使团体内整合过强 ,团体间“链合”过弱 ;③扼杀人的独立精神 ,造成社会屈从与盲目崇拜。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我国现阶段社会资本的改造、建构提出了简单的合理化建议 ,即对传统社会资本进行合理改造 ,依靠制度创新来建构合适现代社会需要的现代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34.
学生有无阅读的兴趣,会不会阅读,阅读量的大小已经是衡量语文教学成败的一把尺子。在农村中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课外阅读存在着许多问题,其现状不得不让人忧虑,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35.
从社会契约理论的视角来看,中国改革的实质内涵是从计划交易秩序向市场交易秩序的结构转型,而交易秩序的结构转型必然引致结构内部关系的转变。由于市场交易秩序条件下的企业是一个不对称的权力结构,因而企业内部雇主和雇员之间必然是一种非均衡的契约关系,这种非均衡契约关系超出合理限度是当今劳资矛盾和冲突的根源。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企业内部建立激励兼容机制和加强政府的外部监督。  相似文献   
36.
“行政吸纳服务”不仅是对当前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理解,更应是当下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思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以政府为主导,重新整合农村社会资源,吸纳各种社会力量,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应是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推进“行政吸纳服务”,对基层政权进行功能再造,开放农村公共服务的空间,培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农民参与热情和能力,是实现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37.
新时期以来的唐代文学研究可说是突飞猛进的。与之相应,李商隐研究也是成果丰硕,达到了学术史上的一个新水平。刘学锴、余恕诚二位先生所著《李商隐诗歌集解》便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此外,不少研究者依凭传统研究的深厚基础,采用新的方法,新的理论,别开李商隐研究的新境。可以说,当前的李商隐研究是唐代文学研究中取得很大成绩的一个方面。然而,我们把这一课题放到更大的范围内来考察,放在世界唐诗研究的范围内来审视,则深感有关的研究不仅有待深人,而且其中还有不少须待修正之处。本文拟对李商隐研究的历史作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38.
本文在确认了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时代即将来临的基础上,对城市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即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推进的结果;也是新时期社会整合、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居民居住空间和家庭结构的功能变迁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对城市社区的功能作了相应的分析,即城市社区有利于增强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满足人的深层需求,有利于城市社会的稳定和综合治理;城市社区社会保障是城市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相似文献   
39.
农业产业化主体是农户和中介组织由此决定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关键点之一是建立一整套具有利益激励的“高效率的组织”,充分调动农业产业化主体的积极性,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源。制度创新可包括“农业土地制度创新”、“农业经济组织创新”、“农业产业化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40.
城市化进程中市民社会的培育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 ,城市市民社会的培育和发展是城市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应致力于形成一个既能自治 ,又能与政府、市场均衡存在 ,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得以日益增加和完善的庞大而有序的市民社会 ,作为城市社会的依托和载体。市民社会的“第三域”作用 ,将弥补“政府缺陷”和“市场缺陷”,提供现代社会更人性化的服务 ;其志愿性概念更符合社会理想 ,且对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市民社会的发育与发展有利于城市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和“契约型”社区的生成与发展 ,而调动使用潜藏于市民社会中的社会资本 ,则对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均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