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21.
被采访人:姜新博士,美国移民律师刘寓:国内有报道说,布什总统最近呼吁为外国技术人员增加更多H-1B工作签证,您能谈谈一些具体情况吗?姜新律师:主要是对美国技术业来说有很多关键性职位需要有人填补,加州硅谷是公司是增加H-1B签证的主要支持者之一。90年代,硅谷公司吸引了来自全  相似文献   
22.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往往根据最初的印象对事物作出评价,且这种印象较难改变,这种心理倾向被称为首因效应。充分认识首因效应的作用并加以  相似文献   
23.
在商学院的课堂上,教授们喜欢为莘莘学子们开出长长的推荐书目,理由很简单:用尽可能多的理论和新颖的观念武装这些未来的商界精英。那么,在学子们离开校园,踏入职场之际,教授们都会给学子们讲些什么金玉之言呢?下面是十位世界著名商学院教授讲述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商界格言。听一听,想一想,或许会有所俾益。 建立个人权力 “我告诉学生们,职业生涯一旦开  相似文献   
24.
怎样确立新员工的认同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新 《人才瞭望》2003,(3):37-38
当一个公司不能使新员工产生认同感,长此以往,公司将会陷人困境之中。因为这实际上阻绝了有才能的人加盟公司。一般来说,每增加一个人,部门内部交流的需求将以指数增长。有时候一个人的加盟甚至引起整个团队的重组,产生全新的工作方式。所以,确立新员工的认同感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确立新员工的认同感呢?经营好初期即象初期印象是至关重要的。要设计一套定位方案,当新员工一到公司后即开始启动,向其提供相关信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向新员工介绍老员工,同时向老员工介绍新员工。有一家公司欢迎新员工的方法很特别:为新…  相似文献   
25.
企业家与企业的关系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20世纪30年代,刘鸿生组建华东煤矿公司,用企业家精神,解徐州煤矿之困于危难之中;抗战后,刘鸿生重掌矿山,以坚定灵活的策略,促徐州煤矿发展于战乱之后;刘鸿生引领徐州煤矿从低谷走向繁荣,继续从传统走向现代。同时,徐州煤矿促使刘鸿生与外资企业从“合作伙伴”转向“竞争劲敌”,加速其企业集团结构从“贸易”为主转向“生产”为主;徐州煤矿作为公司股份化、技术现代化、经营一体化、投资分散化等经营策略的实验场所,丰富了刘鸿生的经营理念。刘鸿生与徐州煤矿的互动关系展现了企业家同企业结合的重要性,为现实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26.
企业家的职责与传统思想、西方文化、改良理念熔于一炉,构成荣德生的慈善公益思想的渊源。企业家的实力支持荣德生创办公益教育、公益交通、公益文化及慈善救济事业,构成荣德生人生事业的另一华丽篇章。丰富的慈善思想、广泛的公益活动,体现着企业家特殊的良心与智慧,推动着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27.
[案情简介] 2000年11月,某市建筑设计院职工孙某向单位提出辞职申请,单位不同意。2001年2年,孙某一纸诉状将单位告上了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维护自身行使辞职的权利。  相似文献   
28.
临床现象-临床研究-基础科研的“三部曲培养模式”作为提高放疗专业型研究生科研水平的研究生教学模式,符合高等教育深度发展专业型人才培育的国家战略需求,满足当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对临床现象背后科学规律掌握不到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现实需要,从学生主体出发,以临床现象为问题来源,结合学术前沿痛点,通过培养模式的制度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实施群体和实施平台建设,培育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临床应用能力和科研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29.
借洋款,筑铁路是晚清洋务派的重要举措,论者多以“屈从列强”论之,笔者以为似不全面。本文试对洋务派借款筑路的动机、过程及作用发表一管之见,以求教史界同仁。一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深重,国弱民穷,反对侵略、发展国力成为最重大的社会课题。借款筑路正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借款筑路倡导者的初衷恰与时代需求相吻合。19世纪60年代便有人呼吁:“火轮车惟中国当行而不容稍缓。”1880年,刘铭传建议“借款筑路”,得到了李鸿章等人的支持。  相似文献   
30.
近代江苏交通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代江苏各地区的交通条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无论水路,公路还中铁路都表现为南优北劣.交通差异影响各区市场发育、资本积累,从而造成了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