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6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趋向、就业方式和就业心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择业心态,可以说是社会"风向"的一个敏感的"测候器",这些年来一直引人关注。部分毕业生择业观不正确,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  相似文献   
52.
民族地区高校青年教师承担着特殊民族历史使命,他们对保持学校的稳定、维护民族的平等与团结、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理想主义的信念根据首先在于它对人类理性能力的确信,它确信理性具有极强的认知能力,能够获得知识和真理,因此能根据这种认知能力构建一个可信并能实现的理想世界。但理性本身的有限性又决定了它无法获取先验世界的知识,只能由信仰来保证,理想主义只能通过理性与信念的联姻才能存在。  相似文献   
54.
当前,高校院系党委职能、工作政策及实践还存在不少误区和面临不少挑战。实践者需要将理性思维、政策水平、工作技巧与个人魅力相统一,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从而在现实的语境中,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保证充分发挥高校院系党委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55.
由于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办学历史短,致使人文素质教育普遍较为肤浅,亟待提高。本文就以湘西地区职业学校的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为例来探索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以唤起人们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56.
理性具有超越性,它总是力图超越经验世界,追求更为理想、更为合理的理念世界。这是因为形而上的理想深深地置身于人之存在中,人本身就是形而上的动物,就具有超越性,人通过超越自身有限生命的追求,来展示其作为万物之灵的尊严和价值。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理性独特的个性和哲学对理性之谜的无尽探讨。  相似文献   
57.
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与高校管理者的关注。而高校辅导员由于处于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如信息获取的直接性,沟通交流的简便性,危机干预的及时性、灵活性等。辅导员应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各个阶段,运用恰当的策略,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人类理想总是渴求在最深刻的层基上解释世界和确认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价值,这种渴求,是一种指向终极性的理性追求,或者说其本身就是一种终极性的关怀,并据此形成认识和评价尺度,来构建人类的理想世界,这种终极关怀就构成了本体论。本体论源于人类哲学的童年时代,与人类独特的生存状况或生存样式联系在一起,它体现的是人类对万物本源的终极追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追求作为世界终极统一性的终极存在;反思作为知识统一性的终极解释;讯问作为意义统一性的终极价值。它们构成了人类理想超越性追求的本体论基础。  相似文献   
59.
理性具有批判性,这种批判性乃是依据理想或理念的尺度来展开的,而人生和社会的复杂性则是理性批判的重要原因之一;理性的批判也是人类理性依据自身的先验原则,通过寻求普遍性的理性法则,来为人类自身建立法度,从而展示其力量;理性的批判还是人类自身二重性的反映,人类自身的这种特性使人在崇高与卑贱之间来回摇摆,并最终寻求崇高来实现自身价值。这也是理性批判的另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60.
宋清华 《兰州学刊》2008,(3):138-142
在英语世界里,人们认为制度变迁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甚至视制度本身就是文化传统的延续或体现,就是在传统中孕育出来的,传统从文化上为制度提供了认同的基础和合法性基础;同时,传统又为制度发展提供保证。而惯例和习俗则是从传统中习得的,它们与传统共同构成制度变迁的基础。因此制度变迁需要赢得传统、惯例、习俗的支持;制度变迁还依赖于自发秩序;且制度变迁还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