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宗寒 《中华魂》2012,(19):22-25
自我国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以来,中国崛起问题日益成为全球的热门话题。世界各国的热心人士纷纷预测中国何时可以超过美国,中国经济居世界第一位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有的预测33年后即2045年(高盛集团),有的预测是18年,即2030年(卡内基和平基金),世界银行预测是8年(2020年),兰德公司和安格斯·麦迪森预测是3年(2015年),最近美国一家网站预测是4年(2016年,《商业周刊》网站2012年7月16日)。  相似文献   
72.
宗寒 《中华魂》2011,(9):29-33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社会经济的一场深刻变革,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相似文献   
73.
宗寒 《中华魂》2012,(23):15-18
这些年来,有一些人一再散布一种“国企垄断论”,说“国有企业都是垄断企业”,“垄断了所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违背市场平等竞争规律”、“侵犯人民利益”.等等。  相似文献   
74.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国力,使国家更快富裕强大起来,才能更快地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共同富裕。做到这一点,就时刻离不开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其他经济资源。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热资源、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等等,有12亿勤劳智慧的人民,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越的自然物质基础。但是,我国自然资源有其特殊性,正确认识和采取措施合理利用我国的资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5.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但是,对于什么是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这个主体的内容是什么,人们存在不同的认  相似文献   
76.
宗寒 《中华魂》2008,(9):43-46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践表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符合我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发展的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建国以来,特别是近30年来,正因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改革开放,我国才有了飞速发展的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基本制度是根本性的东西,既然实践证明它是正确的、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和进步要求的,我们就应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决维护和执行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并使之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7.
一加强农村人民公社經营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农村人民公社的經营管理工作,是值得重視的一个問題。我国农村在实现集体化,特別是在实现人民公社化后,农业生产有了很大提高,集体經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怎样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集体經济,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把农业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仍然是摆  相似文献   
78.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地位及劳动力的性质,是涉及到深入开展经济管理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更好地发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重大问题,是需要认真进行讨论的。劳动者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劳动力在总体上不是商品,我认为这两点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79.
<正> 一、四种基本形态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社会分工是不可避兔的,脑力劳动之间的社会分工也是不可避免的。从本质上看,不论哪种脑力劳动,都是象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智力的支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90页)“是人的筋肉、神经、脑等一定的生产消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9页);而且,都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的都是为人民的利益服务。但是,具体分析,各种脑力劳动在劳动方式、劳动过程、劳动结果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甚至可以说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80.
我国目前有近3,400个有建制的小城镇,53,000多个农村集镇,还有一些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工矿点、卫星城。它们不均衡地但有规律地分布于全国各地。这些小城镇,在规模、地位、职能等方面,明显的不同于大中城市,也不同于小城市,但又具有城市的某些基本职能,接近农村,而又不是农村,是国民经济中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和赋有特殊职能的社会群体单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什么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它的发展又要受什么因素的限制,都是值得研究的。 一 社会主义社会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由于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量增加了,社会分工深化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扩大了。农业、工业、科学文化事业日益迫切要求实现现代化,农民要求学文化、学技术,城乡人民要求更快地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同时,由于实行社会主义计划制度,对剩余劳动有可能按照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按比例的分配和使用。这一切,都要求尽速改变小城镇的落后面貌,加速建设小城镇。 社会主义小城镇与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要求是分不开的。列宁在分析人口转移规律时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