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尽管汉哀帝时期已处于西汉王朝的末期,但就民族关系思想而言,不仅内容比较丰富,而且还颇具特色。扬雄在其有关著述和上书中,系统阐述了他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用先进文化引导少数民族,提升各个少数民族的文明程度,在共同文明的基础上,实现各民族的统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张,是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精华,代表着中国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方向。从汉哀帝处理与汉匈关系相联系的两次“厌胜”事件中,可以看出汉哀帝本人把汉匈关系放在首位和以边境安宁为重的心路历程,说明即使是封建帝王,也并非在一切事情上都是自私的,关键时刻也会以国家大业为重。在汉哀帝建平四年,汉朝上层围绕匈奴问题所展开的激烈思想交锋,实际上是当时官场斗争的延续。这场交锋的焦点是“威信”与欺诈,息夫躬既想欺诈匈奴和乌孙,又以“灾异”现象欺诈汉哀帝;公孙禄则提出了“以威信怀伏夷狄”的观点;王嘉则主张,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应当实事求是,无论是对待一般百姓还是少数民族,都应“推诚行善”,决不可欺骗他们,更不能制造边疆紧张气氛去欺骗皇帝。从这场交锋中可以看出,思想斗争往往和政治斗争交织在一起,政治斗争越激烈,思想斗争也就越尖锐。  相似文献   
92.
东汉初年,匈奴南北分裂之后,南匈奴部众南下附汉,并不断内迁。南匈奴南下附汉既是匈奴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匈奴统治层矛盾恶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受到了东汉政府开明民族政策的影响和中原先进文化的吸引。南匈奴内附对匈奴本身和中原地区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南匈奴政治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朝着封建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匈奴的汉化进程。同时对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3.
北魏民族关系思想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时期的各类人物都在不断思考、认识和探讨如何更好地处理北魏与其他政权的关系、鲜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甚至还就当时的民族关系问题展开过几次大讨论,不同思想的交锋及碰撞,产生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新认识、新观点.无论是他们对大一统的目标定位和具体实践,还是对五德历运的讨论;也无论是他们对汉化问题的认识,还是对"因俗而治"思想观点的阐述,都是基于稳固政权和解决现实民族关系问题的需要,试图建立指导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理论体系.他们的思想认识,既有对北魏之前民族关系思想的吸收与继承,也有对北魏之前民族关系思想的深化与发展.当然,也有的思想认识仅仅停留在前人的认识基础上,甚至有的还低于前人的认识水平.北魏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抚之在德"、"亲仁善邻"、"分灾恤患"、"偃武修文"、"令万方各安其所"、"以和为贵"以及"推诚布信"等思想,是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乃至中国思想史的宝贵财富,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的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把其他少数民族当作炮灰、利用战争削弱其他少数民族势力以及希望少数民族之间不断争斗北魏从中获利等思想,是应当彻底抛弃的历史糟粕.  相似文献   
94.
柔然与中原王朝的和亲在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迄今却无专文加以论述。本文对此作些考察,希望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一、柔然在发展中的和亲柔然是中世纪在我国北方兴起的一个古老民族。公元四世纪初叶,其始祖木骨闾挣脱了拓跋鲜卑的束缚,到他儿子车鹿会继位时,“始有部落,自号柔然。”①五世纪初,社仑(?—410年)统领柔然,进入高车部落聚居的鄂尔浑、土拉河流域,“深入其地,遂并诸部”②,统一漠北,建立了一个由柔然、高车和匈奴等组成的柔然政权,其版图东起大兴安  相似文献   
95.
论唐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特点和移动的主要趋向崔明德一探讨西北少数民族人口,有必要先弄清这些人口的总数。当然,史书中的记载并不具体,今只能就文献中所能看到的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户数、口数及兵数作一些测估。室点蜜号十姓部落,有兵10万人(《旧唐书·突...  相似文献   
96.
先秦时期的政治婚姻,内容丰富,类型不一,目的多样,性质复杂,作用突出,特点鲜明,并对汉唐和亲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拟以简表形式,比较全面地概括先秦时期政治婚姻的基本情况。表1:华夏与夷狄的联姻序号时间出嫁者出嫁者身分出嫁对象备注资料出处1女阝贵氏鬼方氏...  相似文献   
97.
关于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国内外的名牌大学都无不是从学科建设开始形成优势的。作为省属重点综合大学 ,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应该是 :“稳定基础 ,强化应用 ;推动交叉 ,扶持新兴 /边缘学科 ;优化结构 ;提高水平 ,突出特色。”根据学术梯队的五个层次 ,培养和引进人才是当务之急。按不同类型的学科确立建设目标 :1.重点建设数个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学科 ;2 .通过学科整合 ,力争使 10余个学科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3.培育一批具有烟大特色的一流学科 ;4.通过交叉、综合 ,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并使其成为新的学科 ;5 .通过拓展和延伸的办法 ,不断扩大和提高已有学科的内涵 ;6 .建设几个学科群。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 ,需要上上下下都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紧迫性 ,不断加大投入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调整科研政策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中原王朝与突厥的和亲,和中原王朝与其它少数民族政权的和亲相比,影啊较大,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突出地位,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迄今尚无专文论述.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出较为全面的考察,希望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
契丹是“北狄”之一,新罗是“东夷”之一,两者虽没有直接交往,但都与唐朝关系密切.比较研究一下契丹、新罗与唐朝的关系,对于深入研究唐朝民族关系史及唐朝对外关系史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唐与突厥的和亲,同唐与吐蕃、回纥、吐谷浑、契丹、奚、南诏和亲相比,更具特色,但迄今却无专文予以论述。本文拟作全面考察,希望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一、李渊结交始毕可汗 隋末大乱时,东突厥在始毕可汗(609—619年)领导下已发展到顶峰时期。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都受突厥控制,中原的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王世充等人也向突厥称臣。刘武周还将所“获隋宫人以赂突厥,始毕可汗以马报之,兵威益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