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76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64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363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71.
相信自己     
有一位年轻人在大学里上学,有一天他忽然发现,大学的教育制度有许多弊端,便马上向校长提出。他的意见没被采纳,于是他决定自己办一所大学,自己当校长来取消这些弊端。  相似文献   
72.
本文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阐明了人力资源是一种能够被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能够为企业创造未来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并针对人力资源会计在计量上的困难,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设立了人力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归属。  相似文献   
73.
一、背景背景一。16-17世纪,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在《新工具》中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1970年,美国的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后工业经济”。1982年,美国的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提出“信息经济”。1988年,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0年,瑞士提出“知识经济”.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定义:“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背景二.美国现在的国民生产总值近1/3是由象微软公司这类的知识型企业提供的,且微软公司所创造的…  相似文献   
74.
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为实现其在澳门设官征税之目的 ,插手澳门事务 ,竟不惜以出卖中国领土之权为代价。为此 ,他不仅亲自与时任澳门总督的罗沙多次会谈 ,而且派其亲信———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负责人金登干到葡萄牙谈判 ,并于 1887年 3月 2 6日签订了《中葡里斯本草约》 ,擅自同意葡萄牙殖民者“永居、管理澳门” ,从而使清政府丧失了对澳门及其邻近地区的管辖主权 ,也给葡萄牙殖民者统治澳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5.
邓小平的领导价值现,是指引我们做好领导工作,改造世界观的锐利思想武器。把握好价值现的特点,并应用好这一价值现,事关领导活动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76.
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内在要求确立能力本位的核心理念,有必要加强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的全面教育,能力培养是当今能力社会建设中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应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采取各种措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77.
循环经济的生态本质必然对循环经济立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体现在循环经济的立法创新上就是:在立法理念上坚持和谐共生的自然观、敬畏生命的人生观和科学文明的发展观;在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构建中,就是以循环经济的生态本质为基础,在循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权利内容、权利客体以及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的构建中注入生态化内涵。  相似文献   
78.
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命题不仅在知识学中有效,而且也在与人类心智有关的其他领域起作用.这里讨论的民族心智和文化差异,便与康德的这一命题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威廉·洪堡关于各种具体语言以及在它们之后隐蔽地发挥作用的共同语言结构的设想有关.其设想后来在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中得到发展.这个问题揭示出各种文化与世界观体系的差异性,这里则首先归结为:在作为民族心智和文化差异的各种不同世界观的背后,是否可能存在着一个先天的、为人类社会所共有的普遍世界观体系,它体现出人之为人的最基本要素或共性?  相似文献   
79.
绿色设计与"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等不艮现象的发生,运用综合分析和归纳的方法,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研究,认为:现代设计以"人性化"的设计作为宗旨,不仅关注到人们自身,同时倡导把以"为人类利益设计"的主题的绿色设计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深入地完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建立起以绿色设计作为实现"人性化"设计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中央银行理论讨论以1983年9月国务院明确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为界限,前后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讨论集中到一点是在我国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问题.随着中央银行的确立,这个问题已成定局.后一阶段的讨论是我国中央银行如何发挥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问题.现将其中的主要问题及其所形成的各种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