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2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38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我们知道,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将资本主义社会特定的历史存在视为永恒的自然物质存在的属性,马克思在《肥力一阴58年经济学手稿府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也就是为了批判和否定这种东西。在那里,马克思是要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历史性和暂时性的方面,因为这是一种历史地变化着的现实。正是这一历史的现实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中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多重颠倒的复杂结构。在这里,本质被假象遮蔽起来:真的成为假的,假的成为真的;虚的变成实的,实的变成虚的;主体物化为客体,客体翻转为主体。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就是在这种物化的经济…  相似文献   
42.
张一兵 《求是学刊》2003,30(2):19-26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阿尔都塞是以科学方法论标识自己的哲学特征的.当他的这种准结构主义解释模型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领域时,的确给前苏东式思想史论以猛烈的冲击.其中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就是他对思想史目的论和起源论的批判.此外,阿尔都塞还对传统马克思哲学史研究中著名的"颠倒说"进行了反向审省.  相似文献   
43.
巴特的《S/Z》系他1968年与1969年两个学年研讨班上实验记录("工作印记").此书为已经转向后结构主义的巴特解读巴尔扎克短篇小说《萨拉辛》的阅读性文本.文内第1~9节(共93节)中,巴特专门言说了此时他眼中的(后现代)阅读.  相似文献   
44.
农村城市化中的夫妻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哈尔滨市郊区百户家庭在城市化变迁中的夫妻关系变动情况可以看出 ,城市化对农民夫妻关系的影响是深刻的。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过程和农民婚姻质量提高的过程。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滞留作用 ,古老的两性关系模式尚未彻底打破 ,在很大程度上还在阻碍着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夫妻关系的建立。只有在提高综合素质、树立社会性别意识和现代理念之后 ,才能使农民的夫妻关系在城市化进程中向平等、平权、和谐、互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5.
青年鲍德里亚的研究是人们长期忽视的领域,尤其是对青年鲍德里亚思想的基本定性存在严重误识,特别是将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之前的思想判定为"新马克思主义"的说法.本文认为,在鲍德里亚的思想中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的"马克思主义阶段",他从来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青年鲍德里亚早期文本中呈现的哲学观念,其理论起点恰恰是后马克思思潮,而正在形成的基本学术逻辑主体上已经是莫斯-巴塔耶的草根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46.
2005年以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其中,鲁克俭依据西方马克思学的“最新成果”批评了该书“代译序”作者所持观点的历史“陈旧性”。其实,作者并非没有注意到陶伯特等人的这些新资料,只是坚持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不能简单地建基于马克思学之上。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经典文本的理解和基本编排方式,不仅仅是文献的结构问题,还涉及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问题。至于日本学者大村泉等人认为的广松涉没有理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新成果,并且审订者对广松涉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评价过高等问题,必须指出,译介广松涉是因其在国外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更是由于他是一位自觉进行东西方对话的思想大师。中外学者的这些不同意见表明:必须认真谨慎处理西方马克思学的文献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学研究之间的复杂关系,重要的是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内在理论逻辑的认识,并用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实践成果推进这一科学思想运动。  相似文献   
47.
总体性(Totality,也译作整体性、全面性),即承认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是一个内在有机整体的思想。从人类认识思想史来考察,总体性的思想并非自西方马克思主义始,但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理论框架中,总体性原则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中获得了一种特定的哲学命意。可以说,它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结构中的核心范畴,是  相似文献   
48.
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逻辑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逐步在当代中国学术中成为显学 ,并直接影响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出场”成为一个流行学术口号时 ,我们是否应该审理一下“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其中的位置呢 ?答案是确定的 ,因为学术界已有人这样做了。① 本文的基本目标即是把这个问题推向深入 ,但与先前各种做法不同的是 ,本文不是对既定事实作简单描述 ,而是试图通过把握中国学者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思维方式变迁 ,从而阐明这个子论域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潜在价值和影响 ,并进而对其当前…  相似文献   
49.
青年鲍德里亚在《生产之镜》中,直接批评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构架内的历史性范畴。他从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的经济学观点入手,批评马克思以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来定义人的存在,进而否定劳动—生产在历史社会中的作用。通过剖析鲍德里亚上述观点的错误成因,即经济学专业语境中的误读和非法逻辑僭越,并结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科学理解,我们可以回答鲍德里亚的种种质疑。  相似文献   
50.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婚姻观念及其型态的衍变过程,正是在不断调整和发展的生产方式的制约下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在近些年来我国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表现得格外明显。本文就商品经济对我国婚姻关系的影响作一粗浅分析,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