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33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64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445篇
社会学   108篇
统计学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心理学家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时间知觉和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又可分为知觉他人、自我知觉和人际知觉.三者的区别在于其社会知觉的客体不同,分别是他人、自己和人与人的关系.笔者着重讨论知觉他人的心理效应及其对认知的影响.所谓"知觉他人",就是主体对周围其他人的外部特征的解释过程,即对他人的知觉.  相似文献   
42.
关圣帝君是道教尊奉的民间俗神,在台湾社会有着广泛的信仰基础.明清以来台湾移民关圣帝君信仰的形成,既承袭大陆关圣帝君信仰传统又有台湾地域特色,台湾的关帝崇拜反映出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并与地方民俗信仰紧密结合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以中华传统的关圣帝君信仰为纽带,有助于增强海峡两岸人的认同感与向心力.  相似文献   
43.
唱道情是道教弘道宣教的一种文艺形式,在宋元明清以来的中国社会颇为流行。明清以来,道教唱道情在湖北的传播,是道教与楚文化相结合的民间文艺形式。道教唱道情在楚地民间的兴起,并形成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道情,是明清时期道教影响地域社会的结果。明清以来,道教唱道情与楚地民间信仰相结合,是拓展楚文化研究内容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4.
以西方七国1980-2006年数据为基础并运用对数均值迪氏因素分解法,可以对西方七国的人均碳排放进行时间序列因素分解,经济规模、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影响的结果显示:经济规模是碳排放增加的因素,能源强度、能源结构是碳排放减少的因素,但是三个因素在各国表现不同,体现了各国能源政策的差异.从比较研究可知,能源结构优化是法国人均碳排放较少的主要原因,美国碳减排主要依赖能源强度的下降,但能源强度受到人均GDP增长的制约.  相似文献   
45.
打包预付方式将控制医疗费用的责任转移至医方,能激励医院做好成本管控,会对医院的日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主要研究按疾病相关组付费(DRGs)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两种支付方式,通过构建排队和竞争博弈模型探讨两种支付方式下的医院间服务速率决策问题以及相同医疗预算下的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对比研究,并通过数值方式探讨了医院数量和服务成本系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1)DIP与DRGs相比,医院的服务速率相对降低,服务的病人数量较少,但医院利润更大.2)从社会福利来看,患者损失的成本较高时,DRGs较优;反之,DIP较优,且此时DIP是帕累托改进策略.3)只有当医院数量适中、服务成本系数较大时,DIP的优势才更明显.  相似文献   
46.
中国进入21世纪,开始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改革进入第三个阶段。加快法治化、城市化进程,加入WTO。  相似文献   
47.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是重商思想,代表和反映了工商业者的利益和要求。奇怪的是,作为工商业者利益代表的司马迁,和重农抑商论者一样,承认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靠经商致富是末富。一些研究古代经济思想的人,对此感到不可理解。我谈点粗浅的看法。 农本工商末最早由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韩非提出,一褒一贬,褒农贬商。到了汉代,人们普遍承认本末为代表一定内容的概念,褒贬之意  相似文献   
48.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国内市场对出口贸易的驱动作用成为推进贸易强国战略的必然前提,因此探究市场整合对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将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进行数据匹配,考察市场整合与出口贸易发展之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整合促进了出口增长,并且该促进作用对高行业竞争程度、小规模的民营企业更为明显;而市场需求提升、债务融资规模扩大是市场整合推动出口增长的主要路径。本文不仅为市场整合影响出口贸易发展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更为完善长三角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9.
林肯的黑人殖民政策是其黑奴解放思想发展的重要步骤和组成部分.对此问题的研究,既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评价林肯这一美国历史上的伟人,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其整个民主思想的形成和时代性.本文试图对肯林黑人殖民政策的提出、实施情况及其实质作一初步探讨,以求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50.
“巴氐”,作为民族族名,是古今一些史家巴郡“賨人”的称呼。近读王仲荦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其对“巴氐”一词由来的解释,似有不妥之处。“巴氐”一词,牵涉到成汉政权建立者李氏的族属和魏晋时期的民族问题,有必要辨明。 一、“氐人内迁,賨人填充”辨 称氐人李氏为“巴氐”,主要依据是《晋书》卷一二○《李特载纪》:“魏武帝克汉中,特祖将五百余家归之,魏武帝拜为将军,北土复号之日‘巴氐’。”王仲荦先生的《魏晋南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