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期,并在19世纪末开始传入中国。这一时期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主义诉求在近代中国成为核心。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迅速传播恰恰是为了民族主义的需要。由于发展历程的特殊性,近代中国同时呈现诸多极为复杂的吊诡关系:传统与启蒙、排外与西化、民族危机与个人权利等等。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不具备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中民族主义产生的经济、政治条件和社会力量,缺乏自由主义基础,出现了各种错位与冲突。在经历种种探索之后,民族主义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2.
近代北京司法在建设初始即成为全国的典范,其发展历程是近代中国司法改革的缩影.从三级审检体系、虚三级审检体系、虚二级法院体系到一级法院体系,近代北京司法体系的发展跌宕起伏,更迭频繁.其背后的造因,除了经费和人才这两大硬性条件的限制外,更重要的是民意代表机关缺位,导致相关法律权威性不高,以及全国性法律调查阙如,造成司法体系无法真正做到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3.
约翰.邓恩在探寻人生之初就与女性结了缘,女性成为他早期作品中主要描写的对象。从邓恩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来解读邓恩的女性情缘,邓恩既有美化女性的一面,又有批判女性的一面,这有助于结构邓恩的诗歌及其女性观,这也是邓恩诗歌艺术魅力的一种凸现。  相似文献   
24.
水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传统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不能适度满足教学目标要求。以《水质工程学》课程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方法多个维度进行教学改革,论述了建构式教学模式提升专业课教学成效和学生拓展能力的探索路径。该模式对促进学生自主深度学习、知识体系重构、理论知识迁移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实现,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5.
德国文化民族主义是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第一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中的特例,它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无论从其坚持的理念本身还是从其在社会结构中的角色来分析,德国文化民族主义者实际上都与当时其他社会群体处于割裂状态,因而使他们无法找到实现其社会理想的相应社会力量.国家的内忧外患促成了文化民族主义者思想的早熟,也造成了他们的文化取向和政治取向的相异,他们的思想是历史的而非逻辑的.虽然从历史的角度看,当时的德国文化民族主义者没有承担起统一国家和实现民主政治的重任,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为后来的德国统一和社会进步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6.
张淑娟 《现代交际》2011,(7):215-215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差异,进行差异教学。  相似文献   
27.
对机制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思考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本科人才的需求状况出发 ,分析了机制专业的发展方向 ,比较了国内外同类专业的的人才培养计划 ,提出了新世纪机制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  相似文献   
28.
文章利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结合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唯物史观对意识形态的基本观点为逻辑起点,讨论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探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族主义基本持否定态度的原因,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对待民族主义要确立客观冷静的态度。  相似文献   
2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主题,中国共产党对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探索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宏大的民族叙事为把握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提供了历史契机.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发端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依托反帝而形成国家层面的中华民族问题;一是以中华民族为边界的内部各民族单元的族际政治安排及相关议题.两个层面的民族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得到了清晰表述,这次会议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进行了全局性战略部署.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重新解读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30.
“法治”———转型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张淑娟屈荣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即将到来的21世纪。今天,探索搞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