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文章从加的夫语法视角对汉语界讨论已久的"有"字比较句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有"字比较句在语义层次上不仅表达事项—关系过程中的比较过程意义,还表达参与者意义和环境意义;"有"字在句法中系介词,而非动词。  相似文献   
52.
创新教育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阵地是课堂,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而这一切不是原有的教师角色可以承担的.因此提高教师的素养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转变教育理念是教师精神变革中最内在的变革,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最基本的保证.  相似文献   
53.
自从有了社会分工,社会劳动的各部分就需要以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劳动的联系方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经济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就是劳动的联系方式不当造成的。深入研究劳动方式的形式、变化趋势及其对我国现实经济生活的影响,无疑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四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劳动的硬联系和软联系的涵义及其发展趋势 社会劳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可以分成两大类型:劳动的硬联系和劳动的软联系。 劳动的硬联系是指企业内部劳动者之间的联系,其特点是,劳动者是以独立经营权和统一的收益分配联系起来。劳动者在劳动的硬联系…  相似文献   
54.
宪法学中所界定的财产权概念有其特别含义,并非是对民法中财产权概念的复制及确认。从宪法财产权的主体角度看,宪法财产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从私有财产权入宪的角度看,宪法财产权具有普遍性、不可让与性、不受侵犯性;从权利保障的角度看,宪法财产权是对人格尊严的尊重;从权利属性的角度看,宪法财产权表现出由消极性向积极性的转变。宪法财产权和民法财产权无论是从权利属性、设定目的、权利侧重点还是保障方式上看都存在着明显差别。具体而言,宪法财产权和民法财产权分别以基本权利和具体权利为出发点,在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共同构筑财产权保护的坚实体系。  相似文献   
55.
生活资料所有制问题并不是经济科学领域中的处女地。,虽然今人对此很少谈起,我们却可以从前人的文献中找到它的踪迹。所以,确切地说,生活资料所有制问题是个多年被遗弃的孩子。我们在研究中深深感到,找回这可爱的孩子可以给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带来很多生机。 一、生活资料社会主义个人所有制是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从整个人类社会来看,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和生活资料的占有两者中,生活资料的占有是出发点。占有更多的生产资料是占有更多的生活资料的手段。生活资料占有形式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原始社会…  相似文献   
56.
57.
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对宅基地改革至关重要,是有效实现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充分体现。通过文献分析和归纳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吉林省九台区、山西省泽州县、贵州省湄潭县有关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的实践做法,总结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试点经验,试点地区做法实现了“三权分置”改革的意义,为新一批试点地区、非试点地区提供借鉴。试点地区经验涉及三个方面。第一,落实宅基地所有权中,规范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程序、合理分配和使用腾退宅基地收益、加强对宅基地退出工作的监管;第二,保障宅基地资格权中,建立保留资格权退出宅基地的机制,合理确定退出宅基地资格权补偿方式;第三,放活宅基地使用权中,促进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通宅基地,构建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58.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也叫自我暴露,是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领域重要的研究主题。自我表露最早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Jourard,S.M.于1958年提出,他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人将有关自己的信息表露给目标人。之后又定义为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私密的想法与感觉的过程。70年代后期认为:自我表露必须是口头上表达  相似文献   
59.
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也迎来了较大的发展契机,网络为教育教学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随着网络科技在教育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合理利用网络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