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人口学   5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认为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传统的人口研究方法和概念存在局限性,应树立综合考虑人口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广义人口观.本文尝试构建对环境的消费压力人口模型,对人口的消费活动及其环境压力之间的联系进行定量分析,并比较了中国各省区消费压力人口的现状和变动.我们认为在研究人口与环境关系时要充分考虑消费的影响,并有必要界定"适度"的消费,在人口学研究中引进新概念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32.
彭希哲  徐建 《科学发展》2011,(7):110-114
上海社区安全调查的目的是通过掌握上海社区安全的总体状况,加速推进平安上海建设。调查显示,上海社区安全总体良好,安全防范体系初步形成,但也存在一些安全薄弱环节,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隐患时有存在,安全监管时有缺位。因此,应采取多项安全保障措施,继续推进社区安全建设工作,提升城市整体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3.
厘清非正规就业概念,推动非正规就业发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通过对非正规就业的概念进行文献梳理和国际比较 ,分析了非正规就业的不同概念定义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 ,论证了由于概念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政策导向和管理上的问题 ,提出了在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阶段应以就业优先为目标开展非正规就业研究 ,推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4.
人口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以来,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十六届五  相似文献   
35.
陈佳瑛  彭希哲 《社会》2011,31(3):184-199
本文将家庭消费高峰期因素纳入,试探讨家庭消费结构变化对于中国碳排放量的影响。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在消费领域的相关研究,本文以家庭成员在40〖CD*2〗54岁年龄段可能存在更多消费为假设,在修正了STIRPAT环境压力模型的基础上,用“家庭户碳排放模型”分析了家庭消费阶段差异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同时,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对未来家庭消费高峰期变化对碳排放的可能影响做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36.
试论持续发展与人口控制彭希哲,戴星翼一、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人口因素90年代以来,随着由联合国主持召开的一系列以发展为主题的国际会议的召开,持续发展战略已逐渐取代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传统的发展战略,被提高到全人类共同发展战略的高度,日益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持...  相似文献   
37.
在人力资源利用和开发方面,上海应尽早进行制度创新,以求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人口流动,建立能保证人口流动性的政策体系.鼓励两小时通勤圈劳动力进入上海就业,鼓励跨城市就业,降低跨城市就业的交通成本.构建虚拟劳动力市场,为异地知识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参与上海的劳动分工提供网络接口,使人不在沪也能为沪工作,按劳取酬,拓宽上海人力资源来源.  相似文献   
38.
制度导入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将原来自发的社会分化正式化和固定化了,并赋予不同阶层的人群以更清晰的身份标签,呈现一个可视的清晰的阶层梯度。本研究以大城市居住证制度引入之后外来流动人口的分化为例说明另一种社会分层的机制特征。虽然外来人口内部的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并不是非常大,但是其亚阶层的社会保障、就业和教育机会以及通往上一阶层流动或成为城市居民的机会却存在显著的差异。阶层的再分化是由外在制度因素与人群的人力资本、单位以及社会关系状况等内在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作为外在制度的公共政策是非中性的,政策本身具有选择和歧视的不平等特性。  相似文献   
39.
文章从空间路径视角分析了伦敦都市区与城市群的人口城市化进程.研究表明,伦敦都市区与城市群是英国重要的人口聚集区域;目前英国都市区与城市群区域大多处于人口逆城市化阶段,但伦敦都市区已经历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空间路径循环;国际人口迁移是促使伦敦都市区人口增长、进入再城市化阶段的主要因素.文章提出,应该更多地从空间路径视角研究中国都市区和城市群区域的人口城市化问题;需要以政策措施适时引导上海都市区和北京都市区的人口空间分布;在交通和信息设施不断完备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都市区与城市群区域人口城市化的空间路径周期将会缩短.  相似文献   
40.
回顾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模式的发展变化过程,论证“三为主”、“三结合”和“社区模式”是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具体环境下计划生育管理模式的有益实践,三者构成有机的整体。讨论以国家政策为主导、强调政府宏观管理和监督、以社区为工作基础、群众参与为主要运作方式的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模式。提出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群众参与,发展民主自治;培植社区精神重视社区层面公共资源的积累和维护;加强政府部门的推动、指导和管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