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9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5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白鹿原>的环境、情节、人物均"文化化"通过淋漓尽致的民情风习、神话传说、村社建筑和日常生活描写营构了乡土气息与时代氛围交融一体的文化环境;将传统文化内部正负优劣冲.突、个人本位文化与阶级本位文化冲突浓缩到白鹿村两个家庭两代人之间,形成辐射状结构网络;塑造了白嘉轩、朱先生以及鹿子霖等传统文化人格,鹿兆鹏、白灵、鹿兆海等现代文化人格,黑娃、田小娥等游离、介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至真至情的人格,藉以打开民族文化库藏.小说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主题展开,感情与理智不完全统一,感性状态的描述与理性状态的思考存在某种悖论,思想意蕴广博、深厚、复杂、纷繁,给批评家提供了宏阔的解读空间.文本矛盾合成<白鹿原>的文化内涵,批评歧见合成<白鹿原>的价值论定.  相似文献   
42.
运用汉语创作而又体现民族语言特色,借鉴汉族诗歌创造意境技法而又含纳民族特质,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文学接受汉文化影响是文化互动互融互补的规律性反映,也是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须强化民族意识,提高文化自觉,以“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融合主体文化和一切异质文化,注意保持和发展各少数民族文学特点和传统  相似文献   
43.
凉山彝族汉语诗歌创作群体,可界定为凉山彝族文化诗派。他们怀着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感,从新时期到新世纪致力于民族文化精神的现代重构和民族诗歌的审美重构,已形成相当卓异的风格特征。这既证明民族诗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牢牢把握,更证明党和政府把新世纪文学艺术定位于和谐文化建设之明智,是成功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范例。  相似文献   
44.
彝族青年作家贾瓦盘加是一位首先以母语创作起步,然后逐渐走向同时运用彝汉双语从事小说创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的作家。他于1991年7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彝文小说集《情系山寨》是彝族现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母语小说集。最近即将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推出其汉语小说集《滚动的情韵》,收入作家近年的主要汉文小说作品,从中可以把握其小说创作基本的艺术脉络、思想情趣和审美追求。本文以这两部小说集为文本依据,从叙述学的理论视角,就叙述主体、叙述对象及叙述指归三方面着重对其双语小说基本一致的叙述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5.
小说与音乐联姻——艾特玛托夫与意西泽仁比较观徐其超杨兴慧一、佩特在《文艺复兴论》里说:“一切艺术都以逼近音乐为指归。”〔1〕佩特的意思不是要求文学艺术都机械地向音乐看齐甚至发出美妙动听的音响,而是指艺术应该把“实质与形式混合无迹”作为最高理想境界而孜...  相似文献   
46.
本土性、民族性的关系属比较文学本体范畴。《大陆台港比较文学理论研究》从世界意识与本土意识关系的角度去梳理两岸三地学者在世界性和民族性双重追求中创建中国学派及其以跨异质文化/文明为核心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雏型的历程,填补了学术空白。但该论著以"系统、完善"称述中国学派学科理论,而对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论著中贡献的关于比较文学的真知灼见和珍贵资料却只字未提,评价上似有或过或不及之处。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学派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一世界性和本土性、民族性"正反交融的合题",尚须依靠合力,继续走一段系统创新的学术之旅。  相似文献   
47.
茅盾文学奖在希望和失望、冷漠和关注、说好和说坏的多声部合唱中走过了25年的历程,需要进行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梳理、检讨和确认。《聚焦茅盾文学奖》采用“长镜头”、“全聚焦”,纵论历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的得失,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获奖作品系列进行整体研究,试图说明应适度地肯定茅盾文学奖作为中国第一文学大奖的地位和影响,给予获奖作品家族在当代文学史上一席之位。  相似文献   
48.
藏、彝、羌、苗、土家等族传统文化具有等级性、宗教性、道德性、梦幻性等鲜明特点; 四川少数民族作家或发掘远古文化遗产, 或演绎近代文化变迁, 或展示当代文化冲突, 较好地表现了母族文化的精神和个性; 其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塑造了一批民族文化蕴涵丰厚的民族文化代表者的艺术形象, 他们的性格和命运由民族文化生态环境铸造、决定, 因而能透过他们对民族文化进行审美地观照和理性地审视。  相似文献   
49.
听说《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研究》(以下简称《美姑艺术研究》)采用了“平面描述的研究方法”,我就有些担心,因为这很容易导致“削平深度模式”。读后方知,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曾明、罗曲、阿牛史日、吉郎伍野诸先生的“四十万言书”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撰写的,采用“平面描述”是为着真实、具体地记录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的原生态,以利对这块无形文化遗产瑰宝的保护和开发。其实,透过朴实的说明和图文并茂的描述文字,我们不难发现,该书在平面描述中有一定深度的研究。美姑县是凉山彝族的腹心地带,也是凉山彝族文化的故乡,源远流长的…  相似文献   
50.
据悉获奖中篇小说《燕儿窝之夜》有争论,焦点似乎集中在关系着艺术生命的真实性问题上。《燕儿窝之夜》的真实性究竟如何?毋庸讳言,读者确乎有不同的答案。这,我们从作者魏继新同志家乡所在的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八一级和南充市职工大学汉语班近二百同学的作业中也都分明感觉到了。今年春天,结合“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笔者曾布置学生试评《燕儿窝之夜》,发现他们的看法不完全一致,有的甚至截然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