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9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21.
关于高校课堂教学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课堂教学的状况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对课堂教学如何改革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 ,高校课堂教学的改革应首先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教学应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相似文献   
122.
大学生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以及引领社会风气的中坚力量,率先示范"八荣八耻"精神,"立德"、"立功",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光荣使命。通过大学生公寓,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荣辱观教育机制,是"八荣八耻"精神真正联系大学生生活实际,由"观"到"感"到"做"的切实可行的路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大学生公寓实现的条件是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实现的方法是个体道德叙事;实现的关键是道德价值同感。  相似文献   
123.
124.
超迈前人的成功尝试──喜读吴秀明新作《文学中的历史世界》徐涛人们不能不承认,我国新时期的到来,不仅迎来了文学艺术的春天,也迎来了历史文学创作的新高潮。长篇历史小说、历史戏剧和历史电影,以涌泉般的势态,刷新了新时期的文坛;同时,对历史文学的理论研究也应...  相似文献   
12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得到了飞速发展,无论是在投资项目数、投资合同金额,还是在实际利用金额上都成数十倍的增长,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现实,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总量与速度、资金来源、地区分布、产业分布、投资方式以及投资主体等方面分析了20多年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6.
上海民族自行车产业研究(1897-194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涛 《社会科学》2007,7(11):164-173
本文以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和《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年)》等资料为基础,综合其他史料,力图勾勒出近代上海民族自行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外商垄断的市场中破土萌芽、几遭磨难,顽强应对日本同业的倾轧挤压、最终由弱到强、同业连心共同抵制日货回沪的艰难变迁之路。这是在近代中国"西器东渐"历史大背景下,器物文化史研究中经济层面的一项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27.
<正>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点产业、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为及时量化反映人力资源服务业运行景气状况,科学预测预判周期性、规律性、苗头性趋势和问题,更好辅助政府及有关部门科学决策,课题组通过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监测指标体系[1],测算了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业景气指数。结果显示,2022年全省保持了稳中有进、向上向好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28.
从互联网兴起到电子支付的发展,再到当今短视频社交平台、即时通讯平台的广泛使用,促进了互联网与公益融合,推动了互联网公益的变革性发展,使得互联网公益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变。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也会带来亟须解决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9.
围绕新经济政策,托洛茨基在列宁去世前后的党内论争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思想,既与列宁达成了相当的共识,也存在着侧重点的不同。托洛茨基强调新经济政策应以发展国有大工业为中心,以此作为平衡工农业、以社会主义因素主导资本主义因素的枢纽。且由于以国有工业为中心,因此强调“统一计划”的地位。托洛茨基与布哈林在经济发展上提出了两种对立的思路;而1928年后斯大林的“超工业化”、强制农业集体化不仅与托洛茨基的渐进政策有量的不同,也有质的差别。托洛茨基不是“先知”,其视域中也有严重的盲点;但他的工业化思想,工人民主基础上的计划经济思想,以工业为枢纽扼制阶级分化、实现工农业平衡的思想,则不仅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十分宝贵的发展,且至今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