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5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深入研究、概括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方法论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深入研究、概括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四个维度:一是要科学揭示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要义,二是要积极承接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价值共识,三是要汲取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的经验教训并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的价值认同为现实基础,四是要高度展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财产二重属性的内在矛盾必然导致非正义的发生,非正义之事必然引起纷争。生活在财产二重属性基础上的人们设计出了审判制度,通过审判实现了人类财产和社会的有序。通过审判实现财产和社会秩序的有序,是对审判、审判制度进行伦理评价,并由非正义走向正义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审判正义。审判存在的价值依据是实现正义,即实现审判正义,而审判正义的正义之源是公众的合意。  相似文献   
13.
创刊五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效益,今后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是要更加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术创新的办刊定位。思想创新和科技创新将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大核心,其中价值观的世界引领作用将是新时代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思想创新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可以在思想创新和价值观理论创新方面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两个基本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从现代系统论的角度看,发展问题既是一个科学的理论系统,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系统。人类对“发展”的认识,走过了从经济视角到社会视角,再到人的视角以及人类与自然相统一视角的转换过程。经济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GNP) ,以谋求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5.
一个新型社会的到来必将造就新型人格的产生和出现, 同时,也只有这种与之相适应的新型人格的存在, 才能支撑和推动新型社会的发展。知识社会的根本特征在于社会的交往性, 它使单子式人格形态正在逐步丧失其存在的历史根据, 并必将促使与知识社会存在和发展方式相适应的人格方式交往型人格形态的产生和发展。交往型人格为单子式人格向自由个性人格的过渡铺搭起桥梁和中介。从中国的现实出发, 我国一方面要积极促进个体独立人格的全面发育, 同时又要积极引导和培养交往型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后人的一个世纪性价值难题,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运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的一个世界性价值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基础和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基本方向和基本特征,引领和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7.
论管理的道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理伦理是管理学和伦理学交叉研究的一个崭新课题。管理和伦理都是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产物,人们对管理和伦理关系的认识早已随同两者的产生而产生。近现代以来,由于管理对象不断扩大的普遍化趋势、人在技术革命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中作用的主体化趋势、管理的人文化趋势和企业竞争加剧与社会压力的扩大化趋势,更加强化了管理与伦理的内在联系。管理与伦理的结合不是人们人为的外在强加,而是管理本身的结构和内在要求所决定的,其内在根据在于管理的道德性。管理的道德性表现为管理的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两个方面双向互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西方政治文明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到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古希腊罗马时代将政治、文明等概念与城邦、公民、伦理、制度、国家组织等密切联系起来,对后来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萌芽。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在政治的意义上,"文明"这一观念从文明与野蛮的对立、表示个人与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在理性与公正基础上代表良好的风尚与高雅的市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得到新的发展。进入近现代,在法权制度的框架下,西方资本主义创造了丰富的现代政治文明,奠定了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人民主权、代议制民主、分权与制衡、法治、政府职能有限、政党政治、政治监督、正当法律程序、违宪审查等一系列政治文明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9.
“自由和幸福”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它就象斯芬克斯之谜,一直是人类思想家竟相探讨的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来揭示自由之谜,认为自由是实践主客体的统一,是对必然的承认、认识和运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但是近年来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在“自由、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思想史上,思想理论家们竞相探寻“自由之谜”。有人从法律的角度来界说自由,将自由解释为做法律所许可的事情(如孟德斯鸠);也有人将自由看作精神的自由,即精神对自身必然性的认识(如黑格尔)。然而,人是社会性的人,从社会发展的属人状况亦即从人的伦理维度来认识人的自由,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伦理精神,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关于人的自由问题,马克思有一段至理名言:“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的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