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对商业活动中志愿者权益保护方面,我国的相关法律未能适应志愿服务的发展,存在现有法律体系不完善、志愿者服务组织的性质及法律地位不明确、法律监督不完备、缺乏法律救济途径等问题,需从进行全国性的统一立法、设立专门的保障基金、完善监管机制三个方面对与商业活动中志愿者权益相关的专门性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网络等多方面的影响,国内许多刊物都出现了销售量下降的不利局面。但《才智》杂志却能逆势而上,我们觉得,这是我们与您共同的光荣。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总编及全体同仁,向所有老读者说一声:谢谢您!向所有新读者道一声:欢迎您!  相似文献   
13.
李原 《天府新论》1999,(3):80-85
会社制度在日本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产生和形成则始于明治维新之后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明治维新后,后起的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日本,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公司制的引入和实施,作为自身实现工业化转变的关键环节。会社建立是“文明开化的象征”,成为明治初期普遍的社会思潮,也是政府殖产兴业政策的重要内容。在其形成过程中又始终呈现出自上而下以政府为主导的特征。这便决定了日本会社依赖和服务于国家机器的性格。日本会社制度并非简单地移植西方公司制度的概念,而是在自身传统的基础上,对西方公司制度进行功利性地有选择的吸收…  相似文献   
14.
亲爱的读者:您好!首先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通过编辑部及读者您的共同努力,我们《才智》杂志通过邮局的订阅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今年2月份比1月份提高了48.4%,比2009年2月份提高了64.3%。在此,我代表总编及杂志全体同仁,对通过订阅而加入这个“精神大家庭”的所有固定读者表示热烈欢迎!感谢你们对本杂志的喜爱,更感谢你们通过这一市场行为而表达出的对《才智》未来所抱有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通过负债经营的盈亏来论证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从而提出建立债务成本及开创我国债学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过程域的公共物品供给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物品供给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是有效实施公共物品质量管理和全面提升公共物品供给绩效水平的关键,针对公共物品供给管理能力体系普遍缺乏成熟度评价问题,立基过程视域,设计公共物品供给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包括:将能力成熟度模型应用于公共物品供给管理评价工作中,构建供给管理成熟度评价框架,划分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提炼筛选不同等级中的管理关键过程域,建立以实现关键过程目标为基准的指标体系,设计相应的评价程序,并结合公共物品供给管理实例进行评价实验,获得供给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发现各层级存在的管理缺陷,为公共物品供给管理优化指明路径。  相似文献   
17.
雄鹰的长大,必须接受幼鹰时断超再生的残酷;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乡村振兴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文章提出将乡村的“山水林田湖草”等绿色资源发行绿色债券作为振兴乡村的重要举措,并详细分析了绿色债券助推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厘清绿色债券助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提出绿色债券引领乡村振兴的四大实现路径。为政府加强对绿色债券的认知、加快发行乡村绿色债券、积极发展现代生态银行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物质主义通常指一种强调物质拥有、社会声望和外在形象重要性的个体价值观。从物质主义的形成原因上可以看到,追求物质主义价值观既是个体不安全感的表现,又是人们试图通过满足安全需要来应对焦虑的策略。物质主义者对外部目标的追求与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之间形成了一个不断循环的怪圈。这个循环体系维系了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却也给人带来更低的胜任感\更低的自我评价\更大的不满意。本文主要探讨物质主义的心理成因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提出未来的实证研究方向。通过对物质主义相关内容的梳理,也为指导大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开启健康的生活模式提供一些启发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指的是,在组织与员工的相互关系中,雇用双方所感知到的彼此为对方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组织对员工的责任”和“员工对组织的责任”。研究1针对796名被试运用因素分析验证心理契约的结构构想,结果表明在我国企业中,心理契约的三维结构相比二维结构和单维结构更为合理,即在“员工对组织的责任”与“组织对员工的责任”中,均包括规范、人际、发展3个维度。研究2针对186对管理者—员工的配对样本,分别从组织角度和员工角度考察二者之间在组织责任上的认知差异。结果显示这种认知差距显著影响到员工对组织承担的责任意识和员工的工作相关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