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49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60篇
理论方法论   48篇
综合类   424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8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面向 2 1世纪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它紧密联系当今世界新变化、当代中国新发展、当前党建新形势、当下人民新需要的实际 ,体现了时代性 ,把握了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82.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一个博弈分析的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研究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模型分析表明,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过程中,纳什均衡解是可以达到的,但它小于帕累托最优解.本文还得出了有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几个定理.  相似文献   
83.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寓意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特征,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新总结和新发展,开启了中国道德建设的新范式,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84.
李强 《河北学刊》2007,27(5):46-51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不断用政策来修正制度或体制。改革就是对政策、法规和体制的调整,这种调整最终体现为人们利益关系的变化,用分层理论表述则最终体现为调整社会分层结构。当代中国的政策调整自改革开放以来分为两个重要时期,一个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一个是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后。当前政策调整的趋势,明显地增加了公平方面的政策变量,试图使社会资源的配置向普惠的方向调整。但从2007年算起,尚需要三十三年才能将中国调整成一个中等收入层为主体的社会分层结构。所以,对社会结构的调整,需要做长时期的努力。  相似文献   
85.
社会转型期我国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干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国民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以我国社会转型为背景,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调适和干预。  相似文献   
86.
污名研究与多维层次表征模型的扩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社会的污名问题日益凸显,它不但危害个体的身心健康,恶化人际关系,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本文在回顾污名概念的产生来源、定义发展和分类维度上,通过对国内国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研究后,提出了我国目前该问题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发展取向,并提出研究污名研究的多维层次表征模型。  相似文献   
87.
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激发了云南曼听村与贵州西江村的农民投资热情。农民投资主要涉及农家乐、经济作物或副业以及餐具消毒加工等。实质上,农民的这些非农投资最根本动因在于生存压力,这是一种生存理性选择。其后,农民投资的追加,则是市场化下农民的经济理性选择。在这一进程中,农民的行动也表现出一种社会理性选择,即农民的"满意原则"。总的说来,以寻求生存为初始点,农民一旦超越生存理性选择后,取向就转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即最优原则,进而呈现出"满意原则",这是是农民从生存理性选择,通过经济理性选择,向社会理性选择的跃迁过程,是农民真实地展现其生存智慧的过程。  相似文献   
88.
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与社会和谐密切相关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新近变化。作者认为,中国当前贫富分化比较明显,财富的集中化程度较高,分化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而贫富差距引发社会问题是通过两个环节实现的,即“社会结构紧张”和社会公众主观上产生了“公正失衡”的意识。中国阶层结构出现了定型化的倾向,阶层之间的界限逐渐形成,社会下层群体向上流动的比率下降,具有阶层特征的生活方式、文化模式也逐渐形成,阶层内部的认同得到强化。中产阶层有所发展,但总体上仍然比例较小。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利益分化和多元化更为明显了,其基本的趋势是从过去的巨型、整体群体,分化为多元利益群体。而社会利益的碎片化有助于减小社会震动、实现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9.
作为古代中西交通要冲的帕米尔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代以来,英俄出于各自扩张需要,对帕米尔展开了一系列争夺。1865年英俄利用新疆变乱乘机侵占帕米尔,1873年英俄抛开中国政府签订了划分双方在帕米尔势力范围的协议,但1877年清朝军队收复新疆打破了英俄侵占帕米尔的计划。由于利益的不同,英俄就遵守还是修改1873年协议进行了较量,最后通过1887年协议,双方暂时达成妥协。然而,坎巨提危机的出现使中英俄三方再次聚焦中国帕米尔。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确实面临着重要危机:教师不愿教书、学生不想读书,“读书无用”的思潮又一次泛起,学生中途辍学,中小学生流失问题严重,教育经费不足,教师生活拮据等等。为此,近来许多有识之士疾呼提高教育水平之重大意义。传统上,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多仅注意到它的显功能(即直接显露在外的社会功能),如:传授知识、技术、劳动技能、传授道德价值观念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无疑这些是教育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但是教育的功能决不止于此。笔者以为对于教育的功能是怎么估计也不会过份的,其原因就在于教育除了显功能外,还有众多的潜功能(即未直接暴露、但却发挥作用的社会功能)。认识和宣传教育的潜功能对于恢复和确立教育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是大有裨益的。笔者认为,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教育的如下几种潜功能尤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