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49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60篇
理论方法论   48篇
综合类   424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8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81.
生态环境治理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为治理污染,我国政府制定诸多环境政策,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这表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治理,也显示出我国环境治理的严峻性。环境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具有较强的负外部性,其赋予环境的消费非竞争性和收益非排他性,政府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偏好,以上特征使得政府在治理环境过程时权责不清、环境治理缺乏动力的现象频繁发生,增加环境治理的困难。环境分权、环保立法是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能否在激励机制与问责机制方面激发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动力,降低环境污染水平?文章探究环境分权和环保立法对环境治理的影响,并分析环境分权与环保立法对环境治理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以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为样本,选取2003—2019年市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环境分权与环保立法对环境治理的影响,同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动态效应检验、安慰剂检验等验证文章研究结果,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分权激励政府进行环境治理,有效降低长三角环境污染水平,并对环境污染滞后三期发现环境分权对环境污染具有明显的滞后作用,其影响具有长效性;相较于环境分权而言,环保立法对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污染的作用较为微弱,并通过动态效应检验、增加控制变量和安慰剂检验等角度进行检验,使结果更为可靠;值得注意的是,环境分权与环保立法政策组合的环境污染治理动力更为显著,两种政策组合对环境污染的抑制作用高于两者单独的政策影响。因此,文章从建立区域环境协调治理联动、强化法治建设、激励各主体环境治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环境治理政策建议,持续发挥环境分权在长期治理污染的作用,完善区域环保立法标准体系,强化环境分权与环保立法的合作治理互动效应,增强环境治理动力。文章从市级层面视角分析环境分权与环保立法对环境治理的动力机制,并通过实证进行一系列检验,丰富市级层面环境治理研究,并通过多角度稳健性检验验证环境分权与环保立法对环境治理的影响,为地方政府治理环境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82.
鉴于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独特且重要的价值,现代城市社区应提供保障儿童游戏发生和安全开展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机会。在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城市社区儿童游戏空间建设应当深入诊断突出问题,秉持“儿童友好”理念,优先加强统筹规划,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持续优化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983.
<正>高校班导师团队多以专业课教师为核心,在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中,能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目标,使其能将专业知识与创新思维有机融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夯实基础。人才的创新是促进科技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需要高校班导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知识体系,创新教育理念事实证明,持续完善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及整体教学实效。因此,高校班导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他们构建知识层次分明且知识结构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比如可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指导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如就业方向、市场需求等),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984.
2019年四平市人社局借助机构改革契机,主动作为,创新信访理念,规范信访工作,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挖根溯源,实施源头治理,采取"三提升二结合"的办法,化解矛盾纠纷,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顺利进行,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实现了四平人社系统重大活动中信访工作全面"清零"。适应新时代,提升站位,信访"接待室"升级为"急诊科"信访工作本质是群众工作,核心是走群众路线就地就近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85.
986.
我国自1973年颁布《关于保护和完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环境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业已成为推进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那么,环保法治能降低环境污染水平吗?文章探究了环境法治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分析了地方环境立法影响环境污染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以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为样本,选取2003—2017年市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环境法治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检验了产业升级是环境立法影响环境污染的传导机制,同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分区域层面的实证检验、动态效应检验验证了文章的研究假设,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环境立法显著抑制了环境污染,且通过滞后效应的检验结果也表明地方环境立法对环境污染的抑制作用,意味着地方环境立法的减排效果具有长效机制;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分区域的检验结果也验证了环境立法抑制环境污染的结论,与长江经济带全样本检验结果一致,表明地方环境立法抑制环境污染的效果较为稳健,且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重新对研究样本进行匹配得到的检验结果也支持了地方环境立法的治污效果;进一步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环境立法通过产业升级抑制了环境污染水平,即产业升级是地方环境立法影响环境污染的传导机制,意味着通过地方环境立法激励企业创新,进而促进产业升级,对环境污染产生了抑制作用。因此,文章最后从全面推动环境治理的法治化进程、健全地方环境立法体系建设、扩大环保领域转移支付力度、保证治理污染资金充足、增加环境保护考核标准、防止出现"运动式"治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环境治理政策建议。文章从市级层面视角分析了环境立法对环境污染的机理,并通过实证进行了一系列检验,通过传导机制检验验证了环境立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丰富了市级层面环境污染的治理效应研究,有利于为地方政府治理环境污染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87.
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开启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职业教育在推进民族地区发展建设中前景广阔,不仅参与脱贫减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而且服务当地乡村振兴以及与低收入群体互构共生为实现共同富裕积累了经验优势;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也面临高质量发展特征难彰显、民族地区发展结构性短板、自身内部发展性困局以及低收入群体接受职业教育在意识上存在偏差的现实挑战。因此,应增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特色优势、深化民族地区扶志教育与职教补偿双向联动、提质培优完善职业教育内部系统结构,以及健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机制等,为当地实现共同富裕培育时代新合力、保障供给内驱力、增强人才创造力和提升思想牵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