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乡风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建设科学、文明、健康、进取、奋斗、创业、和谐的新风尚、新习气、新面貌,这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多方面的价值。表现为:乡风文明建设坚持的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原则,突出的是农民主体性,体现的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是实现农业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条件,是在农村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和谐三农”并实现农村和谐的时代必然,贯穿着实践的价值取向,乡风文明建设贵在实践,重在建设。  相似文献   
12.
"包容性增长"是对人类关于"包容性"和"增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人类认识的新成就。由于我国过去在实现增长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增长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出现了增长偏离发展目的的倾向,这种增长的不包容性制约、阻碍、甚至毁掉了我国增长的发展成果,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坚持"包容性增长"是我国当前的战略选择。当今世界各国的利益既相互冲突矛盾又相互联结依存,坚持"包容性增长"能开辟"和平崛起"的新模式,是实现和平共处、构建和谐世界的现实途径,是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共赢的新模式,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模式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理念、经验和规律等的全面总结,其内容有三个方面:中国模式的确立前提、中国模式发展的总体布局、中国模式发展的经验总结。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前的发展,中国模式是在一系列新的前提下确立的。中国模式发展的是"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国模式发展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这是我们前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文化生产力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生产力是生产力的现代形态,它由文化人、文化、转化、“沉淀物”四部分组成,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三形态说”看马克思看待人的发展的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的“三形态”说是以人的发展为依据来对社会进行分期的方法,具有广泛的方法论的意义,具体表现在论文中的五个方面:主体性的方法,生产力的标准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的方法,个人发展的有限性和人类的类发展的无限性相统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自生成以来,已经并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世界和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全球化是我们的时代的特征。然而,近年来,全球化在信息化和已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的强力推动下迅猛发展之时,反全球化却在此背景下悄然生成,并迅猛发展成为席卷全球的新浪潮,其发展之快、影响之大、范围之广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反全球化的全球化。因此,全球化和反全球化在我们的时代同时存在。全球化有利有弊,反全球化也有合理性。但全球化的利远大于弊,面对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我们应该积极应对,趋利避害,成为全球化的“收益者”。  相似文献   
17.
18.
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看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是对其唯物史观的高度浓缩。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有机体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体。站在这个理论视角上,我们能探索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如下的规律: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发展呈现出周期性。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层哲学内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本松 《天府新论》2006,46(1):30-32
当前,我国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我们现阶段作出的必然选择。当然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不是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那种和谐社会,“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1〕。所以,我们当前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产品丰富、社会充分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内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