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90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古代先民普遍存在灵魂不死观念,认为人死之后灵魂还继续活着,不会随形体的死亡而消失.但是,人死之后灵魂归于何处?各部族先民作出的回答却是不同的,他们按照本族的理解加以说明,想象中的灵魂归宿地千差万别.承认灵魂不死,是各部族先民的共性;对于灵魂归宿的解释形形色色,则是各部族文化特殊性的体现.东夷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部族集团之一,它对灵魂归宿的看法,既不同于夏族,又不同于周族,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受东夷族灵魂归宿观念的制约,产生了一系列相关文学事象,也就是说,东夷族的灵魂归宿观念是许多文学事象之源,探讨这一问题,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穷本溯源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2.
中国古代不同部族的先民在灵魂归宿问题上有着各自不同的观念。夏族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归于水,东夷族认为灵魂归于山,周族则认为灵魂归于天。周族的丧葬、祭祀礼仪,以及神话、仙话传说等文化现象,莫不与早期的灵魂归宿观念有关,渊源所自,尽可此溯。  相似文献   
133.
雷州半岛因雷而得名,那里的雷神话也内容丰富,色彩斑烂,在中国古代神话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雷州半岛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但是,那里的雷神话却与东夷文化有渊源关系,它留下了古代部族迁徙的影子。古代雷神话主要源于东夷故地和雷州半岛,是同一类型地理环境、自然生态所形成的特殊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4.
女权的强化与妇女形象的重塑─—唐传奇女性品格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权的强化与妇女形象的重塑─—唐传奇女性品格刍议李炳海唐人始有意识地创作小说,唐传奇出现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妇女占有较大比重。唐传奇是在大唐帝国孕育生成的,作品中各类人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尤其是妇女形象和以往志怪小说的女性相比,呈现出迥然有...  相似文献   
135.
汉代文学形成了大体明确的自然分工,颂和箴服务于润色鸿业以及讽谕,而戏谑文则主要用于娱乐。随着时间的推移,颂体的表现对象不断扩大,而创作箴体作品的风险也在增加。戏谑文是君臣、主仆、发育正常的人和生理缺陷之间的调侃之作,也有的是自我解嘲。戏谑文多为主客问答体,注重形体容貌描写。戏谑文有时也和政治功利挂钩,或者因误读而脱离政治功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