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第三产业”的幽灵在中国大地上游荡了数十年,批评者大有人在,赞扬者亦不乏其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时代,再拒绝承认第三产业,似乎已甚困难。本文是为第三产业唱赞歌,认为它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并依据这一基本观点,探讨中国发展第三产业的若干对策。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探讨第三产业的由来和发展,要同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生产力发展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也可以说两者  相似文献   
12.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业已载入史册。但是,对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活数十年,又深受传统观念熏陶的广大干部来说,它是那么的生疏、不可理解,甚至在感情上有点格格不入。我们的双脚开始迈入市场经济的新天地,而头脑却还留在计划经济的旧领域。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这个矛盾只有在学习、了解、参与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新世纪的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新世纪的标志熊映梧“知识经济”的概念迅速传播,并得到众多人士的认同,成了经济学乃至整个学界议论的热门话题。当然,在热热闹闹造声势之后,更需要冷静的科学研究。在这个时候,《求是学刊》开辟“知识经济探讨”专栏,是很有意义的。本文算作一块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4.
《学习与探索》走过了十年探索的路,在解放思想、发展学术事业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迅速赢得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的信任。这可以说是对一个学术刊物最好的评价。记得十年前,是我建议采用这个刊名的。其用意在提倡重新学习马克思,努力探索未知的真理。我是这个刊物积极撰稿人之一,曾在这个园地发表过一些“标新立异”的文章,如对我国所处历史阶段的新见解,提出“速度型”与“结构型”两种经济增长模式,对传统“按劳分配”理论的批判,等等。不言而喻,我也曾给《学习与探索》惹过一些麻烦。但是,不管遇到什么风雨雷电,作者和刊物编辑部之间总是维系一种互相爱护和支持的关系。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我以为,今后要把刊物办得更好,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15.
拙文《用发展观研究〈资本论〉》(简称“前文”)于《社会科学》1983年第7期发表后,在我国学术界引起了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经过两年的冷静思考,为了明辨是非,乃作本文,向同志们请教。 笔者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包括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学说、著作,都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此乃“历史局限性”之谓也。据我所知,马克思本人是持这样的观点的。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文中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如列宁所评论的,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应用”(《列宁选集》第 2卷第588页)。我认为,这种深刻性、全面性就在于,马克思科学地回答了消灭剥削和消灭贫穷这两个最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两大课题──消灭剥削和消灭贫穷,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肃削和贫穷是历代最大的两个社会问题翻开中外古代史和中世纪史看看,触目惊心的是连篇累牍的劳动人民遭受残酷剥削和生活极端贫穷的血泪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数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国企”一词.并非节省笔墨,而是因为现在通用的“国有企业”概念,名不副实。现时,国有资产负债率高达70~80%,所谓“国有企业”,一大部分是“民有国营企业”,一部分是“民有与国有的混合型企业”,只有并不占多数的是“国有企业”或“国家控股企业”.政代之以“国企”的模糊概念,可以控确切地反映以上多种与国家有关的企业国有经济古已有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已有相当发达的国有经济,如盐、铁的国家专营。但是,它们并非近代意义的企业。中国真正的企业,其初始形态是在晚清洋务运动时期出现的官办企…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写的《序言》、《导言》,是研究经济学的指导性文献。这两篇著作简要地叙述了马克思从事经济学研究的起因和经过,精辟地阐明了指导他进行这项研究工作的基本原理,全面地深刻地论述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等等。虽然这两篇文章不长,但是言简意深,在马克思主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按劳分配学说是以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经济为立论前提的。现实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社会成员都有社会主人和自己劳动力所有者两重身份,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力价格分配,这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实现劳动力个人所有权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除通常的按劳分配外,还有经营收入、资金收入,都不能简单否定。企业工资改革应选择“国家控制市场,市场调节工资”的模式,采取适当的过渡办法,分几步进行。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比较了“两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伟大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之后提出: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一贯提倡“实事求是”,这正是他们创立“两论”的方法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创立,以及新民主主义的纲领,指引中国人民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来出现种种失误,都是因为背离了新民主主义路线;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论”,发展了“新民主主义论”的光辉思想,他为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共同富裕,规划和设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标志着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建成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两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国富民的伟大历史里程碑。文章最后在“跨世纪的新课题”中提出了有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论”需要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有待深入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