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大学生心理危机隐患分析与危机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刚 《社科纵横》2009,(7):147-149
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心理危机问题上存在的诸多隐患似乎比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更令人担忧。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刻不容缓。本文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现状和目前高校心理危机预防的实际,在重新思考危机预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危机预防目标、任务、原则、途径与方法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2.
试论伦理道德与社会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所特有的产物,因为社会生活需要依靠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来调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从而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纪律。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无不反映出与道德伦理的密切关系以及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3.
烟台市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4.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重大举措,是有效缓解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更是从根本上改善自然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途径。对于铜川这样一个污染较重、资源依赖程度较高的城市来讲,尤其重要。现结合铜川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5.
对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的调查表明:整体而言,农民工缺乏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意识,倾向于选择医院为自己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生活压力和生活质量对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影响较大,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对其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影响较小。两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现状有所差异,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意识略强于第一代农民工,且对由互联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需要明显强于第一代农民工;两代农民工最关心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差异。调查结果说明,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可通过预防解决的一般心理问题,如及时发现并给予预防,则可以妥善解决,相关机构应致力于提高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意识,加强他们对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理解;并依据两代农民工的特征,通过多种渠道为其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26.
王晓刚 《晋阳学刊》2003,37(2):67-73
理论创新的缺失与异化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苏联模式是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曾一度影响着十几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理论建设的教训是我国当代开展理论创新工程的一笔宝贵财富。本文着重考究苏联理论创新缺失与异化的表现与特征,并结合党的十六大精神论及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7.
本文试图在分析上海浦东开发与长江上游开发的异同的基础上,探讨上海浦东开发与长江上游开发的相互影响,提出加快浦东开发,促进上游开发,进而推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项对策建议。俗话说,抓两头,带中间。上海浦东的开发与长江上游的开发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重大战  相似文献   
28.
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重点人群是指城市社区中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高和易感性强的人群。对140篇关于城市社区心理健康现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青少年、空巢老年人、特殊生理期女性、重大应激事件经历者、高情感投入从业者和高危岗位或行业从业者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并以"时空集中性"切入分别对六类人群提出了心理健康服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9.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南距西安市区60公里,北距“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陵70公里。铜川是解放后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以煤炭、建材等为主的重工业城市。  相似文献   
30.
亚里士多德的德富观王晓刚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以现实主义的态度,研究论述了当时社会实际生活和理论研究中人们普遍关心而又争论不休的善与至善问题,从而构成了他的伦理学体系。在对善的分析、幸福的探讨中,亚里士多德阐发了道德与利益及其相互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