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俄英汉语中某些动物名词的文化伴随意义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我们可以这样说,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语言的基础是词汇,词汇的核心是词义,因此语言与文化的真切关系,应当从词义与文化的关系来说明。这个词义除去语法意义、上下文限定意义、修辞意义,还有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民族文化语义是指附着词汇概念意义之上的伴随文化因素。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人民对客观世界独特的认识和态度。该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根深蒂固的生…  相似文献   
42.
为解决减压贮藏条件下真空压力与绿芦笋失水之间的矛盾,通过对绿芦笋在不同真空压力下代谢规律的研究,提出了绿芦笋的三阶段减压贮藏工艺,并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该工艺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绿芦笋采后采用2—4℃,相对湿度85%—95%,真空压力(绝对压力)入库前3 d控制在10—20 kPa,其后7 d控制在20—30 kPa,以后保持在35—50 kPa的三阶段减压贮藏工艺,综合保鲜效果最好,明显优于常规减压贮藏.  相似文献   
43.
跨世纪青年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王金凤跨世纪的伟业必将由跨世纪的人来创造。全面提高青年素质,培训锻炼大批青年人才是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根本所在。作为跨世纪的青年,应该具有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心理素质、智能素质、技能素质和体能素质。我国的青年人口资源相当丰富...  相似文献   
44.
通过分析目前理工类院校公共选修课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满足学生求知需求,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出发,提出了丰富课程开设门类、严格教学管理、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加大对公共选修课建设的支持与投入、检验课程教学质量等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5.
第一天去上学的儿子放学回来。妈妈问:“孩子,今天老师都教你些什么?” 儿子说:“他什么也没有教给我,反倒问我‘一加二是几?’我就教他说:‘是三’。”  相似文献   
46.
传统儒学信仰有其丰富的内容和超越又现实的特征。在历史上,儒学信仰一直对现实世界起着建构、批判和导引的作用,而当代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同样也离不开儒学信仰的支撑和指导。从信仰层面看,儒学与现代化之间是一个相互需要、彼此选择、最终交融的过程。  相似文献   
47.
为适应当前阶段的教学课堂改革的需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是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有效措施。这一措施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完善与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遵循高职英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原则,通过提高英语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完善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着手,有机地将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8.
49.
选择"道体的特性"、"伦理的关怀"和"工夫的路径"三个方面,对朱熹辨别儒佛差异的情形加以梳理与分析。在"道体的特性"方面,儒学是"一",佛教是"二";在"伦理的关怀"方面,儒学是以伦理乃天地所赐于人而为自然,佛教则以绝灭为事而视伦理为赘疣;在"工夫的路径"方面,儒学是无心以动静顺时,佛教是刻意以栖心淡泊。因此,佛教与儒学不仅存在末用之异,也存在本体之别。朱熹对佛教与儒学差异的辨析,是对北宋以来儒者辨佛教、儒学之异的总结,对当今儒者辨别儒者差异也有启示意义,自然,朱熹在辨析佛教、儒学之异实践中所表现的对佛教的误读也是需要加以关注的。  相似文献   
50.
《西藏纪游》,作者周蔼联,最初成书于第二次廓尔喀战争期间,最早刊刻于嘉庆九年。书中记述了清乾隆时期西藏地区的山川地貌、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风貌等。本文对周蔼联生平及这部书的版本情况进行了简单梳理,并从辑佚校勘、史学价值及民俗史料等方面,详细阐述该书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