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儒学为魂,道学为体,释学为用"是传统中医哲学的基础,重构与时代相适应的"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医哲学是发展方向.中医正处于"三教合一"的基础已被破坏、而"三流合一"的体系尚未建立的思想真空期,这是中医危机的深刻原因.清醒认识中医哲学发展史观,是挽救中医的关键.建立"三流合一"的中医哲学更是复兴中华医道、中国哲学、中华文化之必须,也可能推动未来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先秦道家哲学对中医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十分深刻,这突出体现在虚静大通和审时度势的思维特征上,在中医原典<黄帝内经>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深刻理解道教哲学对中医学思维方式的影响,是中医哲学的关键问题之一.否则,不仅对中医医道难以深入,也难入道家哲学之三昧.  相似文献   
13.
阴阳辩证法与中医哲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哲学辩证法的核心是阴阳学说.<易传>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宇宙生命阴阳辩证法的专著.阴阳辩证法构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先秦医学阴阳观有:对立统一,交感相错;互根互用,胜复转化;动静升降,消长平衡.阴阳辩证法对中医的渗透体现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临床各科等很多方面.对中医阴阳辩证法理解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医理论和临床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哲学的萌芽与中医学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哲学的萌芽和中医学的起源关系密切.原始宗教与中医复合体的"巫"、"神农尝百草"的医药神话,是原始宗教、神话传说与中医学关系的典型体现."巫医同源"只是夏商中国医学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医与巫已经明显分化与界定.巫医流变从一定角度说明了医学对哲学的作用:在哲学的萌芽和医学起源的阶段,医学实践对于哲学从唯心论转变为唯物论,以及辩证法的萌芽产生,有着巨大的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文献一般用“康健”表达现代医学意义的“健康”,在包括道家道教在内的很多古籍中有着广泛运用.道家道教健康的基本精神是“中和”,主要元素为形(身体)、神(心理)、德(道德)、世(社会)、天(自然),道家道教健康模式是“形神德世天”五位一体.提出道家道教健康模式的意义在于:以道融摄、汇通中西医健康理论,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在健康中的重要地位,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理念,修复现当代医学模式中割裂的人和自然,召唤健康理念向“道法自然”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中医哲学唯物自然观的核心是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广泛运用于中医:构建天人理论,演绎藏象模型;阐发脏腑之生理,明彻心身之病机;审查诊断,指导治疗等.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起,构建了中医哲学之基本精神,也成为中医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