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0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宋代诗学对批评方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意象批评方法的运用;二是对比较批评方法的运用;三是对源流批评方法的运用;四是对摘句批评方法的运用。宋代诗学作为我国古典诗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承上启下,在注重传承中突出地体现出拓展创新的特征,为不同文学批评方法在后世的进一步丰富、深化与完善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52.
2 0世纪以来 ,宋代诗话的研究在整个古典诗话的研究中形成了自身一定的特色 ,具体体现在对诗话的整理、专书专家研究的开展及一般综论性研究之上。此三方面彼此渗透 ,共同推进 ,最终使宋代诗话的研究成为古典诗话研究中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53.
清以降词集序跋对婉约与豪放之宗的消解,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清代前期,其特征体现为导引与凸显;二是清代中期,其特征体现为承纳与拓展;三是清代后期,其特征体现为充实与深化;四是民国时期,其特征体现为流衍与完善。清以降词集序跋对偏于婉约与豪放宗尚之论予以了不遗余力的消解,将兼融并取婉约与豪放之体的主张不断张扬开来,从一个视点有力地提升了传统词学批评的层次与水平。  相似文献   
54.
我国古典词学体派宗尚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三条线索中:一是偏于推扬婉约之体的承传,二是偏于推扬豪放之体的承传,三是婉约与豪放不可偏废之论的承传.上述几条线索,从不同维面上展开了古典词学批评时主流词作风格与体派的宗尚,建构出我国古典词学审美风格论的主体空间.  相似文献   
55.
宋代唐诗学的展开 与演 进 主要 体现 在 三个 方面 :一 、文献 资料 的整 理 加工 不 断拓 展;二、理 论探 讨逐 步 深入;三、创 作 范型 渐 趋推 移转 换。 它 们同 构 并进 ,最 终促 使了 唐 诗学 在 宋代 作为 学科 的 确立 与 发展 。  相似文献   
56.
宋代诗学批评对陶渊明极为称扬,最早多方面地对其予以了论评,主要表现在:一、针对陶为人襟怀情性、是否悟道、因何归隐展开了辨析;二、对陶作诗态度、诗作用语及诗歌审美特征、风格等论题进行了论评。它较为完整地建构出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论的视野,导引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之论,奠定了后世陶学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57.
雅俗之论是我国古典戏曲的基本批评理论之一。它在明代得到较充分的阐说,曲论家从肯定用俗、力主雅俗兼融及从文体质性比较诗、词、曲之别的角度论及到雅俗,雅俗之论被拓展了开来。发展到清代,曲论家对雅俗与文体、雅俗与角色、雅俗与科诨、雅俗与曲作者的关系及雅俗融合、化俗为雅、超脱雅俗等论题进行了更为广泛、切中的探讨,雅俗之论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相似文献   
58.
清代文论对“韵”范畴的阐说,主要体现在两大领域:一是诗论中对“韵”范畴的阐说;二是词论中对“韵”范畴的阐说。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韵”作为文学审美之本的标树,二是对“韵”审美特征的探讨,三是对“韵”的创造与生成的考察。清代文论对“韵”范畴的阐说,为我们今天更好地把握“韵”的审美范畴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59.
我国古典戏曲政教批评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政教批评在古典戏曲批评中的承传运用;二是戏曲教化在古典戏曲批评中的承传阐说。在第一个维面,由元至清,戏曲政教批评观念一以贯之,呈现出不断凸显的特征。在第二个维面,其承传阐说的内容主要围绕讽谏、教化的必要性、价值及如何实现其宗旨等论题加以展开。上述两个维面,将古典戏曲政教批评的内涵展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60.
清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气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气"作为词作审美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词气审荚表现特征的探讨,三是从词的创造角度对"气"的多方面考察.从这三方面展开的词气之论,使古典词气论在多雏面上得到了拓展、充实与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