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条件,对于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着损害流转双方利益、加剧农村内部阶层分化、诱发群体性事件、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和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多种风险,应通过尊重流转意愿、完善流转程序、严格保护耕地、发展农业保险、健全社保体系等措施进行防范,以促进流转的顺畅进行。  相似文献   
22.
23.
农户借贷过程中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户借贷难问题源于借贷过程中正规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信息成本的高昂和实施机制的弱化。农村非正规金融由于有效地利用了村庄信任、道德习俗、网络和社会资本等非正式制度,从而有效地节约了信息成本和监督费用。文章对农户借贷过程中非正式制度的构成及其功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强化非正式制度功能的三点配合措施。  相似文献   
24.
"民工荒"中的劳动权益缺失及其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劳动力总量过剩的情况下,我国目前出现的"民工荒"本质上是"权益荒".城市二元结构的存在限制了民工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缺位,则导致非正规部门用工不规范,民工权益受到严重侵犯.要缓解"民工荒",就要切实保障民工的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25.
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增长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农业单纯粗放型增长模式已被打破,农业增长已越来越多依靠集约因素。这表现在:(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如表1所示。这标志着我国农业初步摆脱了传统农业稳定均衡的低速增长状态,标志着农业生产方式中更多地渗入了集约经营的因素。(2)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逐步提高。50年代以来,我国在农业的许多领域中都实现了重要的技术性突破。中国是第一个开发…  相似文献   
26.
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经历了萌芽、形成与完善三个阶段,具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开放发展、实践发展和渐进发展五个鲜明特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主要包括四条道路,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27.
蒋永穆  乔张媛 《东南学术》2024,(2):52-63+24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完整定义,明确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全面、准确、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在新发展理念维度上的意涵,构建“一轴二力三高四维”的分析框架,系统剖析“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的基本内涵,有助于多角度深挖其背后所蕴藏的逻辑。其中,“一轴”指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统领轴心;“二力”指新质生产力以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和支撑力为目标;“三高”指新质生产力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四维”指新质生产力以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延展。对照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加快发展先进生产力新质态,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全社会崇尚创新,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注重协调,稳定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倡导绿色,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底色;厚植开放,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推进共享,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实效。  相似文献   
28.
29.
必须加快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蒋永穆十四届五中全会把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实现今后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一。从我国农业部门来看,这种转变的必要性就显得更加迫切。本文拟就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谈一些看法。一、研究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首先重视农业增长方式的...  相似文献   
30.
从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到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突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被众多经济学家认为是对传统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的突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研究总结出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宏观经济及政策的观察、解释、分析和运用新的方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基于此背景,全面介绍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货币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和突破,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优缺点做出了相关的评述,并研究总结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