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十五大确定的改革开放的主体策略为“抓大放小”,为此世纪末的中国掀起了一股企业兼并的热潮。与前几年企业兼并的多元化主题不同,今年的兼并以横向兼并与纵向兼并为主。企业试图藉扩大市场规模以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个过程中,大型的企业集团在规模经济的时代无疑更具优...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一般总是把贝克莱与王阳明作为剖析主观唯心主义的标本,并在他们之间简单地划上等号。其实,他们两人理论上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本文拟就王阳明、贝克莱在认识论上的差异与历史作用问题作一分析比较,以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一、“观念”与“良知”内涵上的差异观念与良知分别是贝克莱与王阳明认识论中的核心范畴。因此,要比较二者认识论之差异,可以首先通过比较二者认识论中的这对核心范畴的本质属性来了解它们的差异性。什么是观念?拿贝克莱的话来表述:“存在就是被感知”,“存在就是观念的集合体”。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极为荒谬的命题(事实上,这命题一直成为我们哲学的批判对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我国企业界盛行的文化热潮中中出现的一个共有的弊病就是企业文化的庸俗化。具体表现为1.主观化,简单化:2.区域化,条式化;3.外在化,形式化。这种弊病的产生在根本上是源于企业人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清。当前,我国企业文化中的封建家长制意识、派意识与伦理观念已严重障碍了我国企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在企业能否真正推行现代企业的制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属于营销学的范畴;品类生命周期属于品牌学的范畴;企业核心能力属于企业战略管理范畴。传统的研究视角都是在各自的理论体系中展开对三个范畴的研究,因此难免有失片面。现实中,它们是交错在一起的。因此换一个角度,用整合的视角对三者的关系展开研究。找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始终坚持以顾客价值为出发点,从中探索出的理论将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正是在此方面做出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的组织结构以何种模型为优?人力资源的组织的原则又是什么?目前,国内最流行的说法是建立“以人为本”的组织模型,充分关注每一个个体人的需要,人的进步与人的发展。对此,学术界的同仁们都从自己学科的角度,对组织中如何确立人的地位与发挥人的潜力,激发人的创造性,做了深入的探讨,为促进我国的经济现代化与管理的现代化作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笔者绝不否定这股思潮主流的正确性并肯定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由于笔者长期直接从事企业管理的一线操作,从实践中获得了许多亲身的感受,自觉在举国上下都高举“以人为本”,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