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7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一在北宋都市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旧的坊市制的崩溃,商店可以在城内外沿街设置,高大的酒楼不断涌现,商品经济活跃起来,同时开始出现了都市的文化娱乐市场——瓦市。宋人称瓦市又为瓦肆、瓦舍、瓦子。这大约分别指其市场性质、建筑形态及习惯的称谓。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记述的北宋都城东京(河南开封)的瓦市有:新门瓦子、桑家瓦子、朱家桥瓦子、州西瓦子、保康门瓦子和州北瓦子。关于东南角楼附近的桑家瓦子,孟元老说:  相似文献   
42.
吴宓于原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中国语文系为1959—1960级学生讲授外国文学课时主编的《外国文学史讲义》幸存,并即将面世。该讲义论述了世界文学的发展过程,对经典作家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尝试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探讨西方文学史现象,学术的时代特色十分突出,为外国文学研究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43.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译述的西方近代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在中国思想界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的国学修养深厚,对中国传统文化能从社会进化论的观点给予批评。他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存在“好古忽今”的基本倾向,而且将政治与伦理混同,没有真正的政治学。从社会的实效考虑,他反对儒家的德治,主张法家的法治。然而儒家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又为严复所肯定,其晚年又以儒家的价值观念为立国之本;他坚持中学与西学的分立,以为中学之真与西学之新互为消长,而真正的国粹必将长存。近年来,怎样重新认识中国文化的价值又成为新的学术问题,严复的见解对我们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44.
魏了翁是南宋中期蜀中的大学者,自来以他为著名的理学家。然而其青少年所学及在鹤山书院所教授者实为记览词章之学,尤其晚年撰著《九经要义》时所采用的实证方法更与理学家的探求义理的思辨方法完全异趣。在理学成为时代学术思潮之际,他与理学家交往,并受影响,但在基本的理学观念上不仅与正统的程朱学派不同,还持以批评的态度。他为理学创始人向朝廷请求赐謚并取得成功,这仅是政治活动性质,并不具学术的意义,因此文章详细梳理魏了翁交往的理学家及其交往过程中理学思想的发展过程,证明不能以理学概括魏了翁的思想,他亦非典型的理学家。  相似文献   
45.
一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潮,总是通过各种社会联系而影响作家的,并在其作品中间接或曲折地反映出来。如果我们纵观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的社会交游和诗、文、词全部创作,便可发现他与南宋中期文化主潮的理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有助于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来进一步认识稼轩词的艺术特征。我国理学兴于北宋中期,因理学家着重研究和注释儒家经典,他们以为孔子儒家之道至“孟子没而不传”,便以继孔孟之道为己任,故又称道学。理学在南宋中期是一个发展的高峰,出现了一群著名的理学家并形成了许多派别,理学的研究与争论出现兴盛的  相似文献   
46.
本文着重探讨了宋末婉约词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评价问题。文章通过具体分析周密、王沂孙、张炎等人的词作,指出宋末婉约词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特殊的风格与方式,表达了深切的爱国主义精神,不能仅仅认为是“消极低沉”的“亡国之音”。  相似文献   
47.
宋代的民间词散见于宋以来词的选集和宋人笔记中。清代朱彝尊编《词综》,始将一些民间词收在卷二十四和卷二十五中,胡云翼先生的《宋词选》则选入了一些较优秀的。宋代的民间词应该是很多的,而于现存的宋词中却极为稀少了。宋词现存约二万首,民间词约只占百分之一点五(据1965年版《全宋词》共收词19,900首,近年笔者辑出民间词二百余首,估计约有三百首。本文凡引用者俱见《全宋词》,不再注明出处。)民间词的大量散佚,是由于文人认为它们粗俗和不谐音律,予以简单地否定;又由于封建统治阶级憎恨它们鲜明的倾向性和强烈的现实性而亟于销毁;亦如鲁迅先生所说:“因为没有记录作品的东西,又很容易消灭,流布的范围也不能很广大,知道的人们也就很少了”(《门外文谈》,见《且介亭杂文》1953年版第95页)。郑振铎先生的《中国俗文学史》论述到民间词,可是“只提到敦煌发现的一部分,而于温庭筠以下的花间词人和南唐二主,南北宋诸大家,均不说起”(《中国俗文学史》上册,第19  相似文献   
48.
儒学发展到北宋出现新的变化。新儒学者们探求儒学经典义理,发现真正的儒家之道,当时称新儒学为“道学”。南宋中期道学分为两派,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在“遵德性”与“道问学”的治学途径方面发生分歧,致有“朱陆异同”之争。明代中期王阳明发挥心学,创立“致良知”之说,学术界再次发生理学与心学之争。王阳明为平息与调和争论,认为朱熹于晚年对其曾从事的传注训释的治学方法感到悔悟,同于心学之旨,亦合于“致良知”之说,遂编著《朱子晚年定论》。此论虽受到学术界的批评,却有助于阳明学之盛行。然而朱熹与友人的书简中偶有表示于“尊德性”工夫的欠缺,但这属偶然自谦之辞,在其去世前数年犹致力于儒家经典和其他典籍的训释考证,并不存在悔悟之事。《朱子晚年定论》在事实上不能成立,而借此欲调和或会通“朱陆”与“朱王”则属于主观的勉强牵合,于学理上也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49.
西方的"诗学"是极宽泛的概念,在中国学界颇有影响,因其与中国传统的观念存在性质的区别,以致近年引起"诗学为何"之争.中国诗学的渊源古老,由于儒家的诗教说而使其在文化系统中居于重要地位,但它摆脱了经学与杂文学观念的束缚,走上自己的发展道路,建立了较完备的体系,出现了系列富于学理性的专著.新文学运动以来因诗体被作为旧形式而否定,以致诗学缺乏学术的支持与投入.近十余年来理论体系的构架、专业集刊的创办和研究基地的建立,推动了诗学学科的建设.中国诗学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分支学科,是以诗体文学研究为基础的高层次的理论研究;它由诗论、诗评、诗史、诗体、诗法和文献研究构成了有机的系统.目前尚需加强理论探讨,在尊重中西方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继承我们的传统并发现其现代价值,以突现中国诗学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50.
著名曲学家卢前于1930年受聘于国立成都大学中文系讲授散曲,其讲义《散曲史》于1931年由国立成都大学排印出版,此为中国第一部散曲史著作。此著作以现代文学史的观念论述了散曲的发展过程,对散曲史进行分期,分别以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为标准评述了各时期的作家作品,并对重要的曲学问题发表了精要的见解,同时介绍了同门师友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学术线索。此著作简要、全面,结构谨严,论述深刻,为现代最早的专体文学史之优秀著作,至今仍有其学术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