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郑瑞侠 《浙江学刊》2004,(2):136-140
中国古代文学很早就有乐师形象的出现,尤其是对乐师舞台形象的刻划,经历了由注重外部形态动作,向凸现内部情感基质;由原始朴野,向文明高雅的转变.对这种转变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早期文学对于乐师舞台形象的塑造,愈到后来愈切入艺术本体,也更加注重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欣赏.对古代乐师的表演艺术进行纵向审视,可以再现不同时期乐师表演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专业性较强的高校教育普遍面临两个尖锐的矛盾:其一是学生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文素养缺失所造成的综合素质的下降;其二是需要讲授的内容多而课时有限,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完善《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加强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韩非的历史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反映了战国后期法家学派对历史大变动和历史进程的观察与思考。韩非对历史考察提出了一个“异”字和一个“变”字,他认为历史是进化的,但却把历史文明的创造归结于圣人的作用,反映了英雄史观。韩非从人们物质生活的供求关系和人口数量的众寡来探寻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原因,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他夸大了人口增殖的速度。韩非提出“参验”说,反映了他的求实精神,但这一思想是为其狭隘的功利主义服务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道剑因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古代传统哲学对宇宙的这种划分 ,使得以物喻道成为先秦道家宣讲道义的重要方法之一。先秦道家认为天地之间无物非道 ,万事万物均是道性的体现。这种道器观直接影响到古代文学风格的形成。古代剑文学之所以具有阴柔幽妙、流动多变的特点 ,即是其典型体现  相似文献   
15.
制约中国早期文学商贾形象塑造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人对社会分工所持的不同态度;二是封建等级制观念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商路与仕途的沟通,充分体现出商贾形象流动的性特点。  相似文献   
16.
郑瑞侠 《天府新论》2004,(1):122-125
中国早期文学作品在塑造商贾形象时,着眼于他们对待取舍得失的态度.那些正面的商贾形象,都是在不断抛舍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日益光彩照人,而那些负面形象则以投机取巧、贪得无厌为基本特征.在早期文学作品中,商贩往往是讽刺、调侃的对象,而店主却经常是充满智慧、乐于助人,并且能够维护自身尊严.早期文学中商贩和店主形象的这种差异,源于人们与这两类人进行交往时所产生的印象,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和艺术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