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一、“人性”概念的多重规定人性问题是近代启蒙运动中提出的研究主题。在前资本主义的制度下,人是神的奴婢。而神的力量不过是当时统治力量的表现。统治者唯一原则是轻践人,把人变成会说话的工具,变成依附于他们的农奴,变成他们征战的炮灰。这事实是严酷的甚至是血淋淋的。为了反对这种统治,必须进行政治批判,而政治批判又以宗教批判为先导。人正是在对神的批判中发现了自己。人性是神性向世俗生活的复归。  相似文献   
12.
论南京在江苏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地位陆剑杰南京是一个很具重要性的城市,南京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南京的发展仍不如人意,尤其是城市建设进展乏力,城区面貌改变不大:这三点是上下左右人们对南京的共同评价。中共江苏省委已经制订了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哲学教材课题组首席专家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应以实践范畴作为核心范畴并把实践论理解为一哲学体系的基础.如何在新哲学教材中贯彻"以实践论为理论核心"的原则呢?作者提出了系统的意见,特别强调要把坚持唯物主义原则作为阐发实践论理论核心地位的前提,把实践论确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把实践论同辩证法同一起来,使之成为认识论与历史观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方法论,这没有错。但是,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从革命时代迈入建设时代以后,它就不仅是批判的方法论,更是建设的方法论,是批判与建设相统一的方法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方法论,运用并展开于实践的批判与思想的批判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的方法论,运用并展开于思想与实践的探索,制度与体制的建构,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之中。不论在什么时候,批判旧世界是为了发现新世界、建设新世界;建设新世界同时也随伴着对现实本身的批判。  相似文献   
15.
陆剑杰 《学术研究》2013,(5):1-7,13
由库恩提出、经拉卡托斯发展的范式概念,其简明界定应推库恩所说的"研究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物"。马克思哲学的原创范式具有一元性,若脱离其原创文本,加入非马克思的论述,将无从维护其一元性。马克思哲学在其后裔中分化,沉积为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实践人道主义等诸范式共存的格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出张岱年哲学、毛泽东哲学、冯契哲学等多种形式,而由毛泽东开创、改革开放后转型成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完整成果,其范式的独创性在范式诸逻辑肢上鲜明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会科学的社会地位问题之我见陆剑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自提出之后很快就成为中国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而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的问题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讨论中出现了两种相互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肯定“社会科学是生产力”。这依据于一个推论:既然...  相似文献   
17.
当2000年零点洪钟敲响的时候,人类将迈入自纪元以来的第三个一千年。面对这样庄严的历史时刻,中国哲学工作者正在回溯过去的一两个世纪中国社会走过的曲折历程,展望新世纪中华民族将要迈进的光辉道路。思考跨世纪中国哲学的历史使命和学术发展,把握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作为其精华的哲学精神,这对于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哲学事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我想就21世纪中国社会的走向和新世纪中中国主导性哲学精神的规定发表若干意见,以就教于可敬的同行们。一、21世纪中国社会的走向讨论新世纪的中国哲学精神,必先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从“公有”、“私有”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资料所有制极为重要,它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问题。这一关系中含着两种分配,一是生产条件的分配,二是消费资料的分配。前者就是所说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它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后一方面。这使人们从切身的物质利益上关注生产资料归谁占有有问题,而在一定历史时...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的日子里 ,回顾它在这样漫长时期内的思想历程 ,论明党在思想创造方面所获得的辉煌成果 ,思考和总结这方面的丰富经验 ,研究和写作“中国共产党思想史” ,这对于在今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推动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创新工程 ,实现党的历史使命 ,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中国共产党八十年思想历程的分期展开党的思想历程是同党的实践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党的实践历程的展开及其分期 ,中共中央有过明确的结论。从 192 1到 194 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 ,区分为党的初创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20.
当前,对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称有三种提法: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二是实践唯物主义,三是历史唯物主义.它们在实质上是对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三种解读.王玉樑和刘福森分别从辩证唯物主义一头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头批评实践唯物主义.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坚持者,本文为实践唯物主义再次正名,从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原则出发评论了辩证唯物主义理解的缺陷,探讨了以历史唯物主义取代实践唯物主义的无理,并分析了王、刘两人在批评实践唯物主义时各自论据的逻辑矛盾.强调指出:在马克思哲学中,唯物主义和实践论前后相续、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了“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