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心理契约研究述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曹威麟  陈文江 《管理学报》2007,4(5):682-687,694
从心理契约的概念界定、结构维度、形成过程、违背及后果4个方面对心理契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逐一梳理,指出了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认为心理契约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呈现出多层面立体交叉的格局;将在理论与实证研究互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廓清心理契约理论框架;在心理契约双向视角的实证研究中,开发双向责任的有效测量工具将是未来值得期待的一个研究方向;心理契约的问题将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突发性事件中非政府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ARS的爆发流行预示着中国社会已经步入了高风险社会的行列。在习惯于繁荣稳定生活的情况下,突发性社会事件成为警示社会风险的惟一途径。面对高风险社会的来临,建立一套与风险社会相对应的、比较完善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系统,是防范和应对社会风险的最有效的方法。非政府组织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在应对社会风险和突发性社会事件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在迈向现代性国家的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完善社会结构,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个体自主和结构制约的矛盾,是社会学理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解决关涉到社会秩序、社会整合等方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论述,吉登斯结构二重性理论,试图解决这一矛盾。时空概念的引入,扩展了社会整合、社会秩序研究的领域,并且提出了社会秩序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实践性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贯彻了这一原则,才使之超越了一切旧哲学。近年来,我国理论界曾就主体客体范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也取得了不少一致的意见,但是,分歧仍然存在。笔者认为,为了正确地理解主体客体范畴及其相互关系问题,考察一下马克思主客体观的实践性原则,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此发表浅见,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经典时期的三大社会学传统采取吉登斯所谓单一动力的模式来把握现代性,即采用一种整体性的宏大视角,将社会结构与系统作为描述的对象.20世纪文化对社会生活的渗透使得文化从社会研究的边缘,跃升为主流位置.这种社会学的文化转向,意味着采用文化视角解读现代性的可能性,然而早在19世纪,处于社会学边缘位置的西美尔便是这种文化转向的先驱.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2005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随着一个城市城市化水平的增加,城市居民对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歧视态度也愈加严重;沿海地区城市居民比内陆地区城市居民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歧视度要高。  相似文献   
17.
文化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属于最复杂和最有争议的哲学问题之一。这个问題对任何哲学和历史理论来说都是关系重大的,而它的解决,则与人们赋予“社会”、“文化”、“人”、“活动”等概念以何种内涵有关。在这里,没有必要详细  相似文献   
18.
休谟归纳问题:一个新模态逻辑语义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谟对科学中因果关系的必然性的疑难,引来了众多对归纳问题的解决方法。本文指出,休谟的疑难,涉及到经验命题的必然真应如何表达的问题。由于归纳推理有成立和不成立的两种可能性,因此必须寻找两种相互矛盾的理论,应用可能世界的模态逻辑,具体处理因果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以Y市政府搬迁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府如何通过“动员式公众参与”的方法推动完成了迁市过程,也引发“社会逆转型”危机。与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经历的转型过程相反,Y市的社会转型呈现出了一种“逆转”的现象,即从以工业为主的现代社会形态向以农业生产加工为主体的农业社会转变。Y市案例提示我们,在制定公共政策方面需要实现彻底的转型,即从政治动员式公众参与向权利性公众参与的转型。这种转型的完成不仅需要公众公民意识的觉醒,更需要将社会政策、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带人公共领域,实现社会学知识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常修泽教授主笔的《现代企业创新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一书,是作者于1990年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现阶段公司制度研究》和国家教委博士点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企业创新机制研究》的研究集成。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在企业创新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的亦代表最高水平的重要理论成果,至少有以下几个突出方面。特色之一:企业创新的“理论体系”新。是否具备结构严谨、层次有序、逻辑自洽的完整体系,是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研究》一书对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