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9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海南省大开放、大开发、大建设的时刻,回顾清朝末年开发琼崖地利的历史是有借鉴作用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概述这一段历史:1、设立总公司;2、开修五指山井字大路;3、开采矿产;4、垦荒种植;5、兴办盐业。  相似文献   
52.
本文通过对我校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改革中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对比和剖析,提出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3.
鄂西地区土家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情调。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对于提升民族文化旅游价值,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尽管目前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不很理想,但从长远来看,土家族饮食文化旅游市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旅游开发中应深层次挖掘特色食品的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注意保护旅游生态环境,实现鄂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4.
《当幸福来敲门》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一部以励志为主题的电影。影片通过主人公的对白向观众传递着这样的讯息:要是你有梦想,就去捍卫它,努力去实现它;想要拥有幸福,就要勇敢去追求。影片以主人公的奋斗史为主线,展示了主人公在逆境中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他获得成功的历程。主人公的故事对处在竞争压力较大的当今社会的人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同时,影片主人公克里斯的经历也诠释了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即个人主义的不同表现方面。  相似文献   
55.
在同质化竞争、差异化生存的市场经济时代,对于从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历史比较短的西部高校来说,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是其生存策略.西部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从专业理念的转变,建构发展性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建立一套科学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6.
韩敏 《管理科学文摘》2011,(36):164-165
财务监管是企事业单位的重中之重,它甚至渗透到我们日常活动的每一个方面。具有着极强的综合性和重要性。它是一个企事业单位约束行为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一个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角度简要分析了一些对于下属内审部门和经济财政管理监管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7.
图片报道     
周明华  韩敏 《社区》2012,(4):42-42
2月2日,武汉市东西湖区举行了“春风送暖”农民工招聘现场会。会上,近200家企业与1000多名务工者达成用工意向。图为招聘者在仔细阅读招工简章和现场签订用工合同。  相似文献   
58.
从董必武同志与一个中学教师的真挚友谊中,可见董老是何等尊重教师,又是多么平易近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董老写给唐虞政先生等的五封信和四首诗,是研究董老生平的珍贵史料。值此董老逝世十周年之际,特予刊载,以示缅怀,并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59.
众所周知,男女两性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不同的特点.同样,在语言构建的过程和取得的结果中也存在差异.本论文拟在探讨不同性别的英语学习者在语言构建过程中由于生理、心理、情感、认知和所使用的学习策略所导致的语言学习效果的差异,分析语言构建中产生性别差异的原因和特点,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英语学习者语言构建的要素及特征,并寻求缩小差别的对策,以达到提高英语习得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0.
苏东坡在贬居昌化军期间,甚得黎族人民的爱戴,他对黎族人民的感情也很深厚,这集中表现在他和黎族士人黎子云的关系上。北宋绍圣四年丁丑(公元1097),被贬在惠州的苏东坡又被贬为琼州别驾,移昌化军安置,这时,苏轼已是六十二岁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四月十九日,他带着幼子苏过,从惠州起程,至七月二日抵达昌化军(治所在今儋县中和镇)。苏轼初到昌化,过着“食无肉,医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困苦生活。①“出无友”,使他常常“阖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