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9篇
丛书文集   19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高梧 《天府新论》2018,(5):封二-封二
南木达藏戏是安多方言区藏戏的一个种类,源于壤塘县南木达乡。南木达位于壤塘县北部,与青海省班玛县接壤。南木达藏戏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8年5月,在壤塘壤柯镇,我们见到了南木达藏戏的核心人物——俄旺旦真。  相似文献   
12.
高梧 《天府新论》2018,(2):封二-封三
作为一种史学方法,口述史对于抢救那些濒于失传的藏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独特价值。每位讲述者不经意间都会将自己的生活嵌入过往长时段的历史,以个体叙事的方式铺陈所属群体的文化传统。2016年10月,高梧教授对北川羌族水磨漆艺传承人朱红志进行了访谈。通过朱红志的口述,水磨漆艺的传承和现状及其个人的见闻感思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3.
高梧 《天府新论》2020,(3):封二-封三
“跳曹盖”是流行于白马人聚居区的祈福辟邪驱鬼仪式的一部分。曹盖是白马语,意为面具,跳曹盖意即戴着面具跳舞。“跳曹盖”于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4.
傈僳族是一个古老民族,主要聚居于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地处横断山脉龙肘山山畔,地域面积78.8平方公里,在海拔1100~3300米之间,为四川境内最大的一支傈僳族的聚居地。新山傈僳族跨越三个社会形态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被称为“一步跨千年”的民族。“约德节”是新山傈僳族的特殊节日,青年男女盛装歌舞,传递爱情。2007年,新山傈僳族约德节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15.
自民国建立以来,张澜为促进南充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家乡积极创办实业教育。张澜在创办实业教育的过程中,遵循实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将实业教育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出了多层次的实用人材。  相似文献   
16.
高梧 《天府新论》2006,(6):76-78
一、城镇化路径的多元性与四川城镇化路径的最佳选择城镇化路径是多元的。世界各国的城镇化道路因其经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土地资源等条件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趋势:有些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步调一致;有些地区的城镇化则与贸易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各国城镇化进  相似文献   
17.
高梧 《天府新论》2020,(4):封二-封三
玉米酒传统酿造技艺是羌族民众世代传承的传统酿酒技艺,其用料纯正,工艺古朴。用纯玉米和当地优质泉水酿造的玉米酒是羌族民众日常生活用品。2014年,玉米酒传统酿造技艺(北川马槽酒厂)被公布为第四批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相似文献   
18.
高梧 《天府新论》2019,(2):封二-封三
高抬戏又称抬阁,是传统游艺项目,为民间在迎神赛会时巡游表演所用。晏场高抬戏是抬阁的一个种类,主要流传于雅安市雨城区晏场镇。晏场是三江汇聚之地,洪灾频繁,能治水的李冰在这里有着特别的意义,故此每年农历三月三,全镇人将李冰夫妇神像抬至三江寺镇水,六月二十再迎回川主宫。一送一接成为当地盛会,长盛不衰。六月二十的接神仪式尤为隆重,轰动四乡八里,并兼及经贸活动,是晏场镇一年一度难得的群众性文化经贸活动。高抬戏主要展示川剧的人物造型,其扎制技法精妙,高台戏剧人物飘逸灵动,是不可多见的艺术瑰宝。晏场高台戏2011年列入第3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9.
高梧 《天府新论》2019,(4):封二-封三
太极五子衍宗丸传统制作技艺,是清朝末年江油“同心昌药号”掌柜蔡行恭根据明代张时彻所著《摄生众妙方》书中所载五子衍宗丸制作技艺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完善的中药传统制作技艺。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同心昌药号”并入绵阳制药厂(太极集团四川绵阳制药有限公司前身)并于1961年搬迁至绵阳开元场。该传统制作技艺经蔡行恭、杨邦义、彭富兴、刘业秀、张凤娟、廖满琴、田晓红等师徒传承至今,并由太极集团四川绵阳制药有限公司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20.
高梧 《天府新论》2019,(3):封二-封三
梵音古乐是佛教音乐的一个种类,其以修行艺术展示对一切美好的祈祷与祝愿。觉囊梵音古乐是觉囊派以自然、清净为特征的音乐唱诵的一种供佛方式。觉囊派是藏传佛教五大宗派之一,他空见和时轮金刚为其核心传承。觉囊梵音古乐以在壤塘县中壤塘藏洼寺所传承最具代表性。该乐种已活态传承一千多年,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2011年,觉囊梵音古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